|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YuTi Lu 7 years, 2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新加坡教育

官方語言

工作語言

新加坡的大學

新加坡領導人接班問題

新加坡四大族群

 

 

 

操作型作業:

 

1.找一位新加坡的朋友, 詢問新加坡的教育及華語問題.

 

2. 找出楊淑閎的論文,下載閱讀,並在本頁告知完成。

 

---------------------------------------------------------------------------------------------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7 陳顗行 40385123I

 

受訪者是我的新加坡朋友,現正在香港工作。為了解新加坡的教育和當地人的看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 你對新加坡雙語政策和教學方式的看法?

  支持並覺得有效增強國民的競爭力。因為英文全球通用,中文的使用也日益普遍,國家著重中英文教育,是有利當地人營商的優勢。

缺點是 新加坡英文教育重視 Practical, Grammar,忽略了語言學方面的教學,例如英文中的inflection,而德國、俄羅斯的學校教育則能兩者兼顧。

  中文的教育政策正在退步。

  年青一代中文程度愈來愈欠佳,小學到中學生,均出現不會講中文的現象。因為政策的改革,在於降低中文水平要求,使學生達一定分數,而非增加學中文的興趣。

 

2. 你認為英語和華語哪個比較有用?你比較常用是什麼語言?

  視乎生活,工作環境。大概而言英文比較有用,通用的國家較多。例如在有德國人、泰國人、印尼人、香港人一齊工作的環境,英文是常用的。

  在新加坡自己家庭,是用中文的,家裡都是華人。而且,中文日益重要,所以不會放棄這語言的。

 

3.新加坡大學的錄取率高嗎?你覺得是容易考上的嗎?可以分享你考大學的經驗嗎?

錄取率大概2成,國立大學有4家,難易度視乎科系。

特別的一點,新加坡男生基本上有2到3次考國立大學的機會。因為讀大學前 大概是19歲前要當兵,該年拿到成績就可以第一次報大學,第二年(當兵其間)可以報第二次,在開學前,可以報第3次。

 

結語,新加坡絕對是實行精英制的教育方針,國立大學錄取只有2成。而且語言(英文)教育水平和要求高,如果A-Level沒考好,基本上就失去讀大學的機會。也因為中文的教育改革,使學生中文水平下降,而改革的情況反映了,當地政府對英文和中文教育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學生的中文水平下降,也間接使一些華人身分的學生,失去自身民族的文化承傳。

 

------------------------------------------

操作型作業           應華109 陳寧 40585106I

 

訪問新加坡的朋友關於新加坡的教育,她說英語還是第一語言,但是華語也很重要.在家中,和父母交談會中英夾雜,不過和兄弟姊妹很自然都用英文溝通.她說,父母其實相當重視她們的華語能力,但是很可惜她華語還是沒有學的很好,讓她有點後悔.前不久她們全家移民到紐西蘭,她說出國後更覺得華語的重要性,因為在國外,不只要能說華語,能寫華語的人在找工作方面更是具有優勢!

近年來,華語越來越受到重視.雖然她中文不是很流利,不過她說有機會會希望增進自己的華語能力.

 

---------------------------------------------------------------------------------------------------------------------------------------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黃于芮 40585205I

 

  在1970年代, 大家將台灣香港、南韓與新加坡合稱為耳熟的「亞洲四小龍」, 但是, 隨著各國經濟快速成長, 愈來愈多人認為經濟漸漸停滯不前的台灣, 早已無法和其他三國並稱。而許多人認為其中新加坡經濟實力能夠持續進步的關鍵, 便為教育制度, 但在人才輩出的亮麗成果背面, 卻有許多孩子因為制度而承受龐大的壓力和歧視。

  在2008年前的新加坡, 因為小學六年級時要參加「離校會考」, 在四年級開始就依能力分班, 稱作「小四分流」。雖然此制度在2008年早已取消, 但是家長和學生們的心知肚明, 早在一年級便實施能力分班, 無形中, 不僅形成了階級之分, 更在孩子們的身上貼了標籤, 「這個小孩被分到C等, 不會讀書, 一定是壞孩子」自然便受到來自父母和師長的壓力以及旁人的輕視。此外, 成績好的孩子, 還能夠享受大量的資源, 而他們就讀的名校, 也獲得了大多政府的經費, 彷彿把不擅長於學科的孩子變相放生。

  雖然新加坡的制度的確讓許多孩子受到良好的栽培, 但是對於不擅長讀書的孩子們來說, 卻可能成為人生的痛處, 其實許多孩子只是更擅長於其他領域, 我認為, 一個完整的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 就算只是一顆小螺絲釘也不可或缺。並不是只有會讀書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只要能夠找到屬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就算在學校成績不漂亮, 相信有一天可以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

《新加坡,然後呢?》                                                                                            盧靖珺 40585136I 應華109

  說到多元文化種族的國家,除了中國人在清末時期下南洋到馬來西亞以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地方小小的島嶼,被稱為新加坡。如果你讀過馬來西亞的歷史,你就大概會知道新加坡的由來:四大種族共同創造的天地。

  新加坡的四大種族裡包括人口占據高達74.1%的華族;馬來族為13.4%;印度族9.2%;最後由英國殖民時期所留下的歐亞裔/混血人組成3.3%。

  由於種族的種類繁多,在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發生了種族暴動,由馬來族和華族發生衝突。從那天起新加坡警察發起全島戒嚴,持續至第九天也就是8月2日才結束,一共有22死,461人受傷。新加坡政府為了防止歷史重演,把每年的7月21日訂為種族和諧日,提醒著國民應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不分種族及宗教,共同為新加坡做出貢獻,邁向嶄新的未來。

  既然是有不同種族的國民形成的國家,各族在語言溝通上必然有一定的問題,那你知道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什麼嗎?新加坡的官方語言雖然說是眾所皆知的英語,但由於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的一份子,在馬來西亞獨立兩年以後在李光耀以被迫的方式帶領下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國家,因此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依然是馬來語。其次是英語,接下去則是華語和淡米爾。

  在這麼多種語言聚集的國家,說出來的語言肯定比最純正的語言有出入,比如說新加坡人說的英語被稱為Singlish。因為國民擁有不同語言的關係,而這些不同的語言,久而久之便會參雜在一起,形成了當地的口語。雖然說當地的口語聽起來很有新加坡的味道,但當外國人與新加坡人溝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阻隔,外國人可能聽不懂新加坡人口中的英語,這也會影響工作時所用的語言。

  因此,雖然說新加坡是個國際化的國家,但如果你想在新加坡工作,在語言溝通上會有一定的困難,但只要你是著去了解當地的文化,你會發現其實生活在多元種族的國家其實很多姿多彩,也會有很豐富的生活體驗。

  說到這裡,你肯定會想新加坡這麼多語言,那國民的教育是怎麼實行的呢?華族這麼多,是不是也是以華文教育為主呢?很遺憾的,雖然華族在新加坡佔了超過百分之七十,但是新加坡卻是以英文為主,其次是數學,而華文在多數當地華人的眼裡似乎只是個附屬品。看了這麼多次的《小孩不笨》,我從裡面看到了新加坡教育,在最初的小學教育就有很多家長不在乎自己孩子華文的成績,只是盲目的追求英文和數學的成績。而有些孩子不擅長這兩個科目,家長就會一直逼著自己的孩子學他們不擅長,甚至不喜歡的科目。

  我們都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個道理,不是每樣東西都是完美的,他們都有一點點的缺陷。同樣的,人也一樣,我們都有長處和短處,只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取長補短,行行出狀元,不用一味的去“死讀書”追求好成績。比如說劇中有個理髮師,他以前的成績不好,被排擠,最終不得已選擇了技術學校,到後來他不也是闖出了自己的事業嗎?而且,這個社會是需要你動手去做,去實踐,才能拿到經驗。經驗的不是你讀多少本書你懂多少東西就能得到的,而是你去看,去實踐,去感受,去理解當時是怎麼回事,得來不易的,只屬於你的東西。

  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從《小孩不笨》裡我們可以看到成功升上中學生的華族似乎對自己的母語絲毫不在乎,而且有機會學華文的時候似乎又不願意去學。如同劇裡那位老師說的:華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根。無論如何我們身為華人就應該捍衛自己的母語,去學,去說,一代傳一代。不為什麼,只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

  新加坡其實就是一個小島,當然大家都知道,此島雖小,但五臟俱全。有了小學中學,當然也有大學。新加坡一共有6間大學校院,5間理工學院和2間的學術學院。當然這些都是非常國際化的大學和學院,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提供獎學金給外來的就讀的學子,只要你有五科重要的科目都拿到優等的成績,就可以申請獎學金了。

  總結來說,新加坡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國家,只要你敢試,你敢闖,前提是勤勞,無論如何你都能闖出屬於你的一片天。

  


新加坡四大族群         應華109黃家安 40585208I

新加坡是多元民族融合的國家,國內四大族群佔總人口比例分別為:華人佔74.2%,歐亞混血人口3.2%,馬來人13.4%,印度裔(多為泰米爾人)9.2%,而華裔人口大部分源自中國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有四成為閩南人。由於新加坡的人口組成複雜,因此社會上的文化並存與互融成為新加坡的一大特色。但這些多元文化並不是一開始就相處融洽,西元1964年,新加坡發生了種族暴動,馬來人組成的伊斯蘭教徒在遊行當中,與華人發生衝突,演變成為流血事件,衝突事件延燒九天,新加坡全國實施戒嚴,有二十二人喪生,四百多人受傷。為避免類似情形重演,新加坡政府將每年的七月二十一日訂為種族和諧日,提醒新加坡人不分族群、宗教、語言,都應該團結為新加坡做出貢獻。而在這一天,新加坡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學生也可以穿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展現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舉動,世界上的多元民族國家很多,標榜種族平等的國家也很多,但歧視與種族衝突依然存在,且有劇烈化的趨勢,然而我們卻甚少聽到這樣的新聞或事件自新加坡傳出,不能不歸功於新加坡努力徹底落實族群平等。由新加坡我想反觀台灣,雖然台灣就是華人(講白了就是台灣人)佔絕對多數,但來台工作的各籍人士亦不在少數,不管他們是什麼膚色、什麼語言、什麼信仰,有著什麼樣與台灣不同的文化,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尊重不是隨口說說,即使我們沒有屬於台灣的種族和諧日,但文化與民族本來就是多元並存,沒有誰對誰錯,新加坡可以致力於達成文化自由交流融合,台灣也可以做,而最基本的尊重,就從我們自身開始做起。

操作型作業

1.  新加坡面對的華語問題:據新加坡華裔人士口述,新加坡學生的華語相對不好,學習方法接近死背,口說與書寫能力較弱,她覺得政府與家庭沒有很注重華語,因為新加坡人是用英文溝通,課程也都是以英文進行,對他們來說華文不重要。再來,新加坡是用英文去學華文,部分新加坡學生本身英文就不好,連帶造成華語能力也不好,且多數學生對華文沒有興趣,因為對他們來說,那些字詞沒有意義。

新加坡面對的教育問題學生從小壓力過大,從幼兒園就要開始補習,孩子負擔過重,對學習感到有壓力就不願意學習。新加坡最看重的是成績,一定要有好的成績才能有很好的工作、考好大學,才能被稱為「優秀」,文憑決定一切。提供資料者本身從事幼兒教育,她們認為,不是擁有文憑就能勝任好的工作,只要有能力也可以做到,但在新加坡,沒有好的、頂尖的文憑,就沒有機會。

(第一題資料來源:新加坡華裔與印度裔人士口述)

2.  楊淑閎碩士論文:已下載並閱讀完畢。

 

-----------------------------------------------------------------------------------------------------------------------------------------------------------------------------------------------------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               應華109 陳思羽 40585108I

 

新加坡,一個我們既熟悉其繁華印象、知道其對於紀律與法治的重視,卻又不甚理解其族群組成之多元、人民實際生活狀況的國家。那麼,究竟新加坡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我想從其教育環境或許可以窺知一二。在網路上搜尋新加坡,最先跳出的結果多半與教育相關,新加坡政府每年撥出的教育預算金額僅次其國防支出,也積極招收海外優秀學生,更不吝惜給予高額獎學金,可見其對教育的重視,但新加坡本地學生卻也在這菁英教育之下面對龐大的競爭壓力。從小學實施「小四分流」、「小六離校會考」等能力分班制度,即便數年前政策已停止,卻改變不了競爭風氣已成的學習環境。當並非多數人都能成為政府努力培植的菁英時,新加坡的孩童是承擔著怎麼樣的期望成長? 而那些被分到末段班的孩子,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我認為這是電影希望大眾看見的新加坡另一面,希望有更多師長、父母、產業界甚至學生自己去思考學校教育該培養的是怎麼樣的人格特質,以及社會所需要的是否真的只有菁英,這不僅是現今的新加坡仍在思索的問題,我想更是擁有類似考試制度與傳統思想的台灣應該要去重視的教育現象。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及政策                          應華109   盧韻甯 40585118I

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為英語、華語、馬來語和坦米爾語華語以北京話為標準,然而也因為移民來源的關係,有中國南方方言,例如福建話、潮州話、閩南語、廣東話等。馬來語方面,則涵蓋了爪哇話、玻亞尼話、以及淡米爾語下的眾多語系。上述語系加上英語,構成多種語言。

        在所有新加坡語言當中,馬來語表面上被尊稱為新興島國的國語,但仍然比不過殖民地政府所使用的英語。英語為其主要溝通工具,同時也是貿易和吸收外來重要知識的語言。有此可知英語在新加坡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是新加坡雙語教育最不可或缺的成分。

 


 

新加坡的教育          應華109 吳佳芸 40585203I

 

        在課堂上看完《小孩不笨》,讓我對新加坡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衝擊,一直以來我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是出了名的〝菁英教育〞,當時的我並沒有深刻的去思考其中意涵,直到看了這部影片才發現,如果是成績不好的孩子怎麼辦呢?上網爬了許多文章,發現人們對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褒貶參半的,不過其中有一點卻引發了我的注意,就是他們的〝補習文化〞。除了校外的補習班之外,學校的老師在課餘時間也會替學生補課,而且這些都是無酬的勞動,是這些老師們為了學生成績做的無私奉獻,真的很令人感動。若是需要自己付費的課後訓練,政府也補助30%的費用,而且這種校內補習的現象不只是少數幾位老師,而是一種普遍的風氣,讓人明白新加坡是真的非常重視教育這塊,這點從政府支出的比例就可列略窺一二--新加坡的教育支出高居第二,僅略少於國防支出而已,由此可知政府對於教育的重視。不過制度中的分級教學,就是比較缺點的地方了,或許電影中演出的有些誇張,但不排除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情況發生,成績不好的學生的自卑和家長的擔憂,這些都是值得再去深究的問題。

 

                  新加坡四大種族 :

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人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張曉萍 40585225I 

1987年新加坡全国学校统一语文源流,一致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除了9间华文特选中学(即英语和母语华语都是第一语文:圣公会中学、公教中学、华侨中学、中正中学(总校)、圣尼各拉女校、南洋女中、海星中学、德明政府中学、立化政府中学和4间华文特选小学:南洋小学、圣尼各拉女中附小、公教中学附小、海星中学附小以外,华校全部消失,变成了英校,教学媒介语全部为英语,即“新加坡型学校”。这标志着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制度在新加坡的全面实施。这种语文政策下的英语优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都市。也是新加坡能够迅速走向富裕,成为亚洲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和原因之一。同时,这种语文政策下,也使新加坡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今天的新加坡,似乎成为了一个“英语”国家。英语似乎成了新加坡人的“母语”,而他们原本的母语却反而成了“外语”。“讲英语”似乎成为了一种“上等人”身份的象征和标志。作为一个近80%的国民是华人的国家,一些讲英语的新加坡华人,尤其是年轻华人,有优越感,他们看不起华文华语及其只会讲华文华语的人。比如2012年3月4日《联合早报》刊登了一篇杨君伟的文章《燃烧吧,华文!》,报导了两个16岁的华族女中学生在中四会考结束、成绩放榜之后,迫不及待的把华文课本烧掉,以宣泄对华文母语的“痛恨”。因为她们认为,从小学到中学,整整10年的华文课,是对她们的一种“折磨”。这种情况,使一些受华文教育的老一辈华人十分感慨,觉得似乎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别的国家的人民会这么怨恨学习自己的母语的。并且为华文华语及其华族文化能否后继有人而深感忧虑,为新加坡国家的未来而忧虑……

-----------------------------------------------------------------------------------------------------------------------------------------------------------------------------------------------------------------------------------------

在新加坡的日子          應華109 楊佩妮 40585210I

        新加坡四大族群包括印度人、馬來人、華人以及歐亞人,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華語、馬來語、坦米爾語。我曾到新加坡當交換生,以下想分享我體會到的新加坡。

       我覺得一所學校,就像新加坡的縮影。一個班級裡有不同族群的同學、一間辦公室裡有不同族群的同事,他們在不同信仰、不同習慣裡如何相處?我在新加坡各個角落發現的特別的地方。比如學校老師辦聚餐時,會因為參與老師裡有一位信仰回教,就特地再叫一桌清真食物,使用的餐具也會仔細地分開擺放和清洗。我以為,是這樣的枝末細節成就一個偌大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在他們之間自然地流露。

      想到新加坡教育,浮現腦海的是「菁英教育」。然而我在交流的過程裡看到的不是他們埋頭苦讀或是進行惡性競爭,那裡的學生充滿自信,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和學生的討論,可能就是一堂課程。放學以後,他們將時間心力全投注在CCA(課外活動),參與練習、投入比賽,我認為CCA為一間學校凝聚極大的向心力!看著他們合照的身影,就像看見新加坡的縮影。

 

操作型作業1:訪談新加坡朋友           應華109 楊佩妮 40585210I

     友人(以下簡稱李)目前就讀於新加坡萊佛士中學高中二年級,正在準備A水準考試。談及有關「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李笑著說劇情內容已不復存在。

他對新加坡教育大致是很滿意的,國中畢業,可以上初級學院準備考大學,或是唸完理工學院直接去工作。新加坡也為那些擁有特殊專長的學生設立體育、藝術、音樂學校,李認為這樣的政策對學生很好,大家可以依自己的意願及專長選擇自己的道路。除了學業安排,李認為更好的是新加坡對課外社團的注重。即使是到現在大學考試前夕,他們的社團活動也沒有停止,並且繼續參加比賽。

      儘管李對新加坡教育尚稱滿意,但他也有提出缺點。選擇「直通車路線」的他,雖然唸完國中可以跳過O水準考試,直升高中,但這存在極大的風險:如果學生在A水準考試(大學考試)失常,那麼他只能擁有小學文憑。至於華語問題,李表示新加坡雖然注重華語課,但普遍人華語程度還是不好,除了母語是華語的學生,用華語溝通對部分學生還是有難度。

      綜觀新加坡教育,從改革以來已大有進步。雖然學生還是有考試競爭壓力,但「小孩不笨」裡那樣誇張的風氣在友人眼中已經是歷史了。最後,希望友人能在A水準考試發揮最好的實力,否則他只能有小學文憑啦!

操作型作業2:閱讀楊淑閎論文完成

 


新加坡的教育 黃劭晴 應華109 40585232I

看了《小孩不笨》,覺得新加坡的教育真的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因爲新加坡的前任總理李光耀先生曾拆毀了新加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并將它改建成英文大學。在李總理的觀點,華文并不重要,英文才是世界語言,也是工具語言。現今的新加坡雖説有四種語言——華語,英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但基本上新加坡的子民們都是以英語溝通,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的孩子們都不愛學習中文的原因。英語就這樣,在總理的帶領和社會風氣的影響下,成爲了官方語言,也成爲了工作語言。新加坡分成4大族群,即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族裔,其中華人居多。但令人亢奮的是,新加坡的華人卻忽略了他們的母語,選擇了英語。由此可見,新加坡的教育真的有待改進。

  


新加坡教育                                                                 應華系109                                                                 彭晨芯 40585125I

 

     教育一直是在新加坡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專注於教育, 新加坡是一個國家目前在東南亞地區最好的教育體系。人口少而相對較小的區域不是為國家的理由並不發達。新加坡開始了資本的力量建設基本上是教育。新加坡不僅是一個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國, 緩慢但肯定, 新加坡已成為世界教育中心可驕傲之一。這國家的教育系統是基於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人才和興趣的前提, 該國也採取了靈活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潛能。卓越新加坡教育中心, 世界教育中心。教育在新加坡的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支持, 其中有: 在新加坡的每所學校都有免費上網服務, 每所學校也有用的校內網對學生,教師和家長聯繫。此外, 在每類教室都有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學習過程。其他設施包括:在新加坡所有學校接入有運輸系統為了方便學生上學。新加坡的學校實施雙語制度, 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和教學在學校的語言, 和第二語言是母語 (華語, 馬來語, 和泰米爾語)。新加坡的教育體系通常被稱為世界上領先的,從許多方面受到多方好評。新加坡學校,也是著名的教學和學習活動的高標準。

 



官方語言與工作語言                  應華系109     鄭綺婷     40585127I

官方語言:

經由國家、政府或具管轄權的組織所認定且具法定地位的語言。通常是指政府機構所使用的正式語言,也是其公民與其政府機關通訊時所使用的語言。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一般是從該國家中使用範圍最廣或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中選擇一種或幾種。

 

工作語言:

當一個組織內的成員有許多不同語言背景時,工作語言通常作為日常通訊與交流的主要語言,是被賦予獨特地位的語言,且未必是該組織的官方語言。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共有四種,分別是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坦米爾語。

 

英語:

由於英國曾統治新加坡的緣故使英語成為通用語,而新加坡獨立時,英語被立為主導語言,用以團結不同語言的各個種族。現今,英語不但是工作語言,也是學術教育的主要語言。

 

馬來語:

新加坡的國語,其國歌、榮譽制度和軍事口令都使用馬來語。新加坡馬來人、原住民一般也使用馬來語,而一些老一輩的華人、印度人和歐亞人亦會講馬來語,至今仍有不少新加坡人使用馬來語作為他們的家庭用語。

 

華語:

泛指中國的普通話或臺灣的國語,是新加坡華人社會的通用語。前總理李光耀曾表示選擇華語是為單一語言,將華族社會統一起來。雖有雙語教育,然而因雙語教育的偏差(以英語為主,母語為輔)和實際工作語言的緣故(以英語為主,華語為輔),華語學習在新加坡社會中不受重視。

 

坦米爾語:

新加坡的四大族群中印度裔佔其一,且大多是來自印度東南部的坦米爾人,故也有不少新加坡印度人以坦米爾語作為家庭用語。

 

操作型作業: 

受訪者:新加坡華人(家長)

 

1a.新加坡的教育問題:

新加坡的教育較為人詬病且頗具爭議的是菁英制度和分流考試。雖然政府一直表示這是為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予適當的教育,但實際運作下卻是使學生過早蒙受極大的學習壓力。這不但打擊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更使他們有把人以考試成績等級分類的觀念,對他們的價值觀影響深遠,甚至整個社會風氣也以考試成績為國家菁英的指標。加上新加坡的大學、工專不多,這無疑使學生和家長都背負了沈重的升學壓力。

 

1b.新加坡的華語問題:

從政府近年來「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不斷修改華語教育方針可得知政府對華語的重視,然而在實際教育上,過於頻繁的教改卻讓教師、學生,甚至家長都無所適從。硬性灌輸(死背硬記)的華語學習方式亦令學生無法對華語產生學習興趣,往往考完試就會忘記得一乾二淨(應付考試)。此外,由於華語成績並非升學的關鍵科目,加上新加坡社會工作語言是以英語為主,且未能營造出必須使用華語的環境,更使學生沒有學習華語的動力。


1b補充:

i.以英文教授中文(語言系統不同,容易混淆)

   標準答案缺乏中文的靈活性(中文不同的表達方式)

ii.混合語言的使用以致無法精通
 (新加坡式華語:以普通話為主,混合了少數華人方言詞彙和馬來語詞彙的交流語言)
iii.華語書店式微,華語書籍種類不多(年輕人甚少閱讀華語書籍:重視英語,輕視華語) 

 

2.楊淑閎的論文:

因材施教,因教施材—新加坡華文師資培訓之現況、困境與展望

下載閱讀完成。 

 


 

新加坡領導人接班問題       應華109 Michael Lui 40585231I

    新加玻坡算是現代少數使用獨裁政體,但卻在經濟發展方法獲得成功的國家。

     目前新加 玻面對的困難正正就是獨裁政體的困難。一個獨裁體制方便一位優秀的領導人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以及抱負,但當這位優秀的領導人走入人生的另一階段,他如何能夠找出一位同樣優秀的接班人,就成為最大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現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使用民主政體的原因。

    獨裁與民主,一直是一個被受爭論的問題。自古以來,獨裁政體並非沒有獲得成功的例子,比如說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日本的明治天皇,歐洲的阿歷山大大帝,羅馬的凱撒大帝等等,都為歷史上一等一的明君。在他們的管理下,國家往往能夠飛速發展,國泰民安。在獨裁政體之下,管治者的命令永遠能夠很快的下達,遇到的阻力也不會很大。這就是獨裁政體的優點。很可惜,這也同時是它的缺點。

   獨裁政體就像一台機器,只要擁有一個技巧高超的駕駛員,雙方合作,所發揮出的力量絕對不只1+1=2這麼簡單。但太過依賴駕駛員,同時也是這台機器的最大缺點。由於機器沒有自我意識,當缺乏駕駛員的操縱,它便只是一堆廢鐵。同理,獨裁政體缺乏了一個手段高明,眼光獨到的領導人,也必然只有走上失敗這條絕路。 

   目前,新加波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如何能夠在目前領導人李顯龍退下來之前,找到一個合民心,又有魄力的領導者,正是最大的難題。 

作業2 已經完成論文閱讀 

 


新加坡語言:官方、工作                           應華   40585202I    簡莛竹

 

週末訪問了住在新加坡的友人,新加坡當地主要語言是英語,職場等正式場合,甚至大學校園同儕間都使用英語交流。新加坡的華語則分為兩種,一種是新加坡標準華語,主要用於正式場合或者新加坡華語傳媒;另一種稱為新加坡式華語,經常中英混合或是夾雜閩粵方言及馬來詞彙等等,是家人間聊天時會使用的華語。雖然英語使用較廣泛,但近幾年隨著中國崛起以及移民,對新加坡對於華語的重視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現階段的新加坡華語正逐漸趨於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其他兩種官方語言分別為馬來語、泰米爾語。

 

操作型作業1、2完成 

 

--------------------------------------------------------------------------------------------------------------------------------------------------------------------------------------------------

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應華109            梁喜麗

 

工作語言平常在公司,協會,國家或是其他的組織中的語言。近日,大多數的國際組織有幾種工作語言,但是工作語言可能也不是官方語言。當在一個組織内通常有很多成員用不一樣的語言,所以這個組織用工作語言作爲一個交流的主要語言。 比如説:聯合國(UN),它最初是用英語與法語的工作語言。現在阿拉伯語,漢語,俄語和西班牙語也被加入進去。此外歐洲委員會(The Council Of Europe)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用英語和法語作爲它的工作語言。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有四個工作語言南非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新加坡是一個國家有4種不同的民族,華人(74%),馬來人(14%),印度人(9%),其他人(3%。新加坡有用漢語,英語,目前用了馬來語(馬來語和漢語混在一起),坦米爾語今日新加坡確定英語是他們的主要語言


關於新加坡的主題        應華109  鄧雅文40585121I

1.新加坡教育:透過朋友的朋友才順利了解到新加坡複雜的教育分級和升學制度,以下根據我的理解簡單歸納一下到大學的升學制度。從小學就開始分班成A~F等級的新加坡,是標準的「菁英教育」,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及培養專業領域的人才,小六就有個離校考試(PSLE)決定國中唸哪裡。接著,國中二年級又有考試將學生區分成O levelN level,前者成績較好國中只需讀四年,後者則需讀五年才能畢業,且分在哪個Level也在考高中時有些不同。在國三時選擇想鑽研的領域再分班……國中畢業可能前往a.初級學院或高級中學,以後較容易進入大學就讀b.Poly(理工學院),像我們的高職,較多人直接進入職場c.ITE,成績比較低的人讀,也比較多人讀完直接就業。總之就像金字塔一樣一層一層讀上去、考上去。

我認為新加坡這種不斷經由考試往上篩選的制度固然很有效率,也讓他們國家能持續強盛並保持東南亞龍頭的地位,但在這種剛硬的制度下肯定已經有許多被犧牲的孩子,他們可能從小就不會讀書,可能有其他擅長、熱愛的事想做,可是在社會中就被認為是沒前途、不認真的孩子。所以我想,新加坡的政府若想確實使每個人發揮長才,或許需要再考試制度底下先觀察孩子們的特性,再讓每個人適性發展吧!

2.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分別為:英語、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且將英語列為行政用語,馬來語列為國語。

3.新加坡工作語言為英文。

4.新加坡的大學院校有六所,公立的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新加坡理工大學;私立的則是新躍大學。

5.新加坡領導人接班問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8/22發表演說時忽然身體不適中斷演說,引發大眾討論他接班人的問題,而目前普遍認為可能的人選是副總理尚達曼和財政部長王瑞傑。

6.新加坡四大族群為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及歐亞混血。

 已下載並閱讀楊淑閎的論文,操作型作業1.2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方語言                               應華系109于子萱40585204I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分別為英語、華語、馬來語坦米爾語。由於新加坡歷史上與馬來西亞的傳統聯繫,馬來語被規定為新加坡的唯一國語,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改變,馬來語卻越來越少人使用,現今甚至百分之八十的新加坡華人根本不懂馬來語。而英語的使用比例反之則越來越高,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英語是現代科技的主要用語,對追求最新科技不遺餘力的新加坡而言,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但這也導致只會華語或是其他語言的當地居民,有可能永遠都無法到達上流階層。對於此現象,新加坡政府特別注重雙語政策,一方面讓每個人都能學習英語,保有與他人競爭的能力,一方面讓各族群學生均需學習母語,作為保留傳統文化的方法。

--------------------------------------------------------------------------------------------------------------------------------------------------------------------------------------------------------------------------------------

關於新加坡的四大族群                                                                                                                                                                                                                                          應華109陳宛妤40585215I

 

                資料顯示,新加坡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屬於外國籍公民,另外,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也就是說,華人屬於新加坡最大的族群。第二多數族群則為馬來人,而讓我吃驚的是印度裔占了百分之9.2的比例,最後則以歐美混血人口位居第四。

                外國族群提供的勞力是星國不可或缺的資源,為這強大的國家製造了龐大的產值,在我的印象中,新加坡是個非常倚靠國際資源的國家,它不只因麻六甲海峽而是地理的樞紐,其金融、經濟在國際上也是舉足輕重。

               就語言不同的面相來看,只會說一種語言是無法與他人競爭的,甚至本地語言和英文流利也是基本能力,唯有充實自己才能進步。再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便更能清楚看見語言、經濟、甚至族群政黨內鬥的不足,從新加坡的族群議題,加以反思。

 


 操作型作業:                                                                                                                                                                       應華109 謝佩庭    40585112I

  

我的國中同學—氏,目前就讀於Bedok North secondary school(務能中學) 的國際學生,在新加坡的四年當中,接受雙語教育。談論到新加坡的教育,了解到新加坡實屬菁英教育,學制上採取分級的方式,第一次分班於國小3年級,A(最好的)F(最差的);之後到國小6年級畢業前有PSLE預備考;到中學經考試分流成N level(5)O level(讀四年),以自己的興趣去選科目,於日後分至不同學院(學術型或非學術型),很類似台灣的高中與高職。那其中與台灣不同的是,從小考試裡就有「語言(母語)考試(如官方語言: 華文、馬來語、泰米爾文和英語)」,語言課為學校必修課,但從口中知道,其實新加坡人的華語沒有很好,平時其他課程都是全英文授課,僅只華語課用中文上課,交談中稍不能算上對答如流,遇到的華語問題:中文字看不懂。總而言之,因新加坡的工作語言為英文,在教育制度與多元語種環境 (華人(佔3/4人口)、馬來人(14%)、印度人(9%)、其他族裔(3%)下,英文程度中中但非專業(專業如西方母語人士),並且混雜著新式英文(singlish)

個人認為新加坡人的華語的確需要加強,這就需要應華系的我們,努力認真地練習教學,去新加坡宣揚華文,以及中華文化內涵,讓華僑找回身為華人的驕傲。

至於新加坡領導人接班問題會浮出檯面,近因是歷代接班人的政治歷練太少,遠因是新加坡為一黨獨大,權力集中在黨,甚至是總理,對於總理是否有良好的組織行政能力、領導人民能力也是一個考慮的重點。

 

已下載並閱讀楊淑閎的論文。

 

 

新加坡的教育      應華109 徐嘉妤       40585116I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熟悉的台灣有著很大的不同,一般分為三至四個階段。在中小學階段,我們最大的不同是採取半天制,相較之下課業比較沒有如此繁忙。小學一至四年級是基礎教育,之後將有分流考試,然而透過電影小孩不笨,揭露了此種分流考試的弊病,也促成此分流考試的廢除。至於中學階段則分為四個課程類型和三種中學模式,每個學生可以依照自己將來的規劃來選擇自己專屬的中學,我認為這是非常有特色的模式。新加坡的大學有別於台灣是四年制,一般只需要三年即可取得學位,然而榮譽學位則通常需要四年。在還沒瞭解新加坡教育以前,我還天真的以為各個地區的教育模式幾乎都大同小異。新加坡獨特的制度促使各種人才培養,使得學生能夠適性發展,更讓自己本地的大學在世界排名中脫穎而出,擠進前幾名甚至超越美國耶魯大學,如此強大的人力資源使得新加坡依舊維持著強國的地位。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郭健敏  40585132I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跟英國的很像,六年小學教育對國民是強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學課程,可選讀理工學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兩~三年)。其後半數能升上大學。新加坡中小學、初院/高中的畢業統考--即小學離校考試(PSLE), 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 'O' Level)及劍橋高級水準會考(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標,其會考成績能直接影響升學能力。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也許受到歐美國家的影響,無論是擇校規則跟教育模式都跟本地很不一樣。新加坡學校實施一種分割管理,進行定期互相溝通及交流,以達到更好的管理。同時新加坡學校使用了分流系統,因材施教,是學生能有更適合自己的教育。同時新加坡的種族多元化,在學校或是在不同地方,學生能接觸的文化或知識都不單一,加上新加坡的良好教育方針配合下,新加坡的教育水平亦是不斷地提升。

此外,新加坡雖然是一個華語國家,但令人想到的新加坡最厲害的確是英語而且,近年新加坡的Singalish問題越來越嚴重。即使新加坡已經展開了正確使用英語運動,的singalish問題仍然令人頭痛。為了改善此問題,李光耀也開腔指出希望新加坡從教育著手,改善國人singalish的問題但

在如此種族多元化的地方,在各種語言的交匯下,導致singalish的出現事實上有好有壞。

 

—————————————————————————————————————————————————————————————————————————

官方語言vs 工作語言       40585228I甘文慧

官方語言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為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新加坡曾被外國殖民過和大量移民遷入,移民來自不同的國家。南中國閩粵地區湧入大批,由印尼群島遷入馬來人和印度次大陸和錫蘭島移入南印度人(淡米爾人)、巴基斯坦人、錫蘭人等,在1836三種人的數目為華人46%、馬來人42%、印度人10%。因此新加坡是文化薈萃的地方,受著不同種族的影響而令當地文化充滿不同的色彩。到了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總人口多達4018千人,其中常年居住之人口多達3263千餘人,各族人口為華族2509千(76.8%);馬來人455千(13.9%);印度族258千人(7.9%),其他46千(1.4%)。可見外來的移民為新加坡帶來各國的語言。在所有新加坡語言當中,馬來語表面上被尊稱為新興島國的國語,但其普遍使用上仍敵不過殖民地政府官方的語言英語。英語最終在新加坡成為雙語教育(bilingualism)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所謂的雙語就是不管你的出生隸屬於那一種族、那一族群,除了通曉你出生的母,最重要還得學習英語,俾作為各族彼此溝通的工具。從此可見,即使新加坡因歷史關係使它成為多語言國家,但是英語就是這國家的重要生活語言。

工作語言 

當一個組織內的成員有許多不同語言背景時,工作語言將作為日常通信與交流的主要語言。就以國際刑事法院為例他們有兩個工作語言:英語法語。所以所有聯合國秘書長要求熟練的掌握這兩種語言。即使大家來自不同國家但在工作時需要用符合工作需要的語言

數據引用:維基百科

 


新加坡的教育      應華系109 吳穎琪 40585124I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注重培養人才與塑造優秀的品格,使每個學生發揮潛能。新加坡的義務教育是十年,而計畫進入大學的學生則需唸十三年。2004年前,在小學四年級末有分流考試,將學生分為三個源流:EM1EM2EM3。在EM1EM2源流的學生修讀4門主課:英語、數學、母語和科學,其中EM1源流學生還可以選修高級母語,這是在普通的母語課程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課程。EM3源流學生修讀英語、基本母語和數學。大多數學生進入EM2源流,大約10%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進入EM1源流,還有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EM3源流。在電影小孩不笨中,看得出新加坡的父母與大部分的亞洲父母一樣重視成績,但以成績來決定學生的好與壞或聰明與否,是否有些武斷呢?對於這種因材施教又是否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呢?

楊淑閎的論文:已完成下載閱讀 


 

 

新加坡領導接班問題                  應華系乙109 趙德林40585227I

    有關新加坡的領導接班問題,這樣有關一個國家的問題大家都會去關注,尤其是一國元首的接班人更是受人注目。當然對於政治自己也不是很瞭解,有時就看看新聞聽聽大家的評論,最後就是等著答案出來。

    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於2004年接任總理一職至今,在前不久8份時總理李顯龍發表演說時,突然暈眩引起了很多媒體的目,當然這是有關一國元首的大事,所以也免不了人們的猜測,下一位總理會是誰呢!是李顯龍總理的二兒子李鴻毅接班人!還是李顯龍總理的妹妹李瑋玲!還有的說是「李氏王朝」!等等的猜測疑問,誰會成為下一屆的總理呢?這還是一個迷。

這一切都要等到下屆大選之後,答案自然就出現了

新加坡官方語言 

新加坡有77%的人口是華人也就意味著漢語應該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語言

漢語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一同被列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新加坡的國歌只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國語” 馬來語版本。

 馬來語、英語、華語(漢語普通話)和泰米爾語被一同列為官方語言。

                               資料來源  http://iask.sina.com.cn/b/12372362.html

新加坡四大族群 

華族(漢族):在新加坡的華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4.1%。

馬來族 :新加坡的馬來人是第二大種族,占全國人口的13.4%。

印度族 :印度人是新加坡的第三大種族,占新加坡人口的9.2%。

歐亞族 :歐亞人是新加坡最早的定居者之一。歐亞人是新加坡最早的定居者之一,是殖民地時期歐洲人和當地人聯繫生育的後代,他們用各種的獨特傳統創造了一個個混血族裔家庭。

                            資料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8997.htm?#2

 


新加坡的語言教育          應華109     橋本怜佳 40585222I

雖然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但是在新加坡大部分的人不講馬來語。因為75%的人是華人,只有14%是馬來西亞人。在國小用英文上課,再加上在學校學自己的母語。因此基本上他們都會說英文跟母語。其實他們的英文能力非常高。比方説在新加坡考托福ibt的人的平均結果是99分。

高中2年級的時候我去過新加坡留學2個禮拜。那時寄宿家庭的人跟我說新加坡人都會講英文,所以我們在社會上跟哪裏人都用英文可以溝通,但是有些人會混亂英文跟母語。所以我們有時候只用中文説話。一開始聼她的説話,我就覺得新加坡是又複雜又特別的國家。因爲一個小小的國家有四個語言。搭捷運的時候常常聼過用四種語言說下一站在哪裏。我覺得日本也應該尊敬新加坡的英文教育。因爲一般來説我們日本人的英文能力比較低尤其是表達能力。我認為不管什麽語言,從小時候練習講話的話比較容易提高表達能力。

結果我覺得新加坡的語言教育不錯。有些人雖然混亂自己的語言,可是會說英文有價值。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鍾綺 40585217I

在這次上課中看了“小孩不笨”的電影中,也初步了解新加坡的教育問題。新加坡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進行分流教學,分別是:深廣、核心、導入。而這也導致新加坡從小學就開始從“競爭”的環境下學習。新加坡的補習風氣也十分盛行,從國小六年級的離校會考開始有英文、數學、科學、母語的補習課程。另外,新加坡政府在“教育”這方面投入的資金也不少,“教育”一直都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新加坡所提供的獎學金是長期培育人才的方案,只要學生能申請到國外的大學,政府都會負擔全額的學費,更可以保障就業。

新加坡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華語、坦米爾語。
新加坡四大族群: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混血。

 


 

新加坡教育          張為貞  40585209I

             新加坡的教育真的很難判定好或不好,標準的菁英式教育,從小學就分班,小六就有會考,運用龐大的資源造就一個絕對競爭的環境,相對不會讀書的小孩便面臨淘汰,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會限制很多在其他方面有才能的孩子成長,但也不可否認這種教育培養出很多菁英。對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育方式我是心有戚戚焉,從小就對藝術抱有極大熱誠的我去年原本已經上了某所學校的劇場藝術系,結果因為家人的反對而重考,還好我讀書還算可以,不過沒辦法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我一直有點遺憾;這種只有會讀書的才是好孩子這種思想著實讓很多有潛能的孩子因此而埋沒,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應當將適性教育擺在同等位置,而且興趣專長的開發應該從小開始,在查資料時我看了新加坡萊佛士書院的招生廣告,優秀的教育環境可媲美台灣國立大學,裡面的學生也充分得到多元學習,但這些資源前提是你必須能考上他們學校,換句話說,好的就能更好,但較次的就會被拋棄,在他們還未開發自己專長前就先被淘汰,用考試成績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到底公不公平?台灣說重視多元學習,但在國高中時,非主科的課卻屢屢被借去考試,說要效法外國的教育,卻搞得四不像,學生也逃不開考試定終生的命運,也許沒有像新加坡一樣現實,不過台灣的教育需盡快改革是不爭的事實,希望教育部不要再因為歷史課本上幾個文字歧意鬧半天,結果真正重要的都含糊帶過。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黃安妮 40585135I

 

   新加坡政府為要精英,將學生分門別類教導;各個學校為分數,漠視兒童生活需要;家長要孩子上大學,想方設法逼迫孩子學習。‘一切為考試而教,一切為考試而學’,這種教育理念是行不通的。一些學生因承受不了學業上的壓力而作弊、一些學生盡力了但因成績還是不理想而感到極度自卑,甚至有學生因為負面情緒爆棚而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認為,教育應主要考慮學生的利益,教育應該增進受教育者的幸福。汲取知識不該是種負擔,願大家都能揣著夢想,自由自在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教育、官方語言                                                                應華109    李娟翊 40585224I

 

         新加坡是一個以英語,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中英語是通用語,作為新加坡多元種族之間的溝通橋樑。馬來語是新加坡的國語,新加坡的國歌、軍事口令等皆使用馬來語。華語多偏向母語者的家庭用語,近年來因中國的崛起,在華語國際化的影響下,有趨向商業化以及國際化的使用。泰米爾語則是大部分來自印度及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使用。如此諸多的官方語言的形成,是因為新加坡是亞洲各地移民組成的社會,多元民族的融合形成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新加坡實行雙語教育制度,各個族除了必須學習新加坡第一語言(英語)之外,也學習自己的母語。華文則為新加坡的第二語言。在工作上,大家都以英語交談,與外國人合作。在學校,學生接觸華語的時間應該就是上華語課的時間,除了華語課之外,到商場上購物時也是說英語。而新加坡的政府公文、教科書(除了母語教科書)等等皆以英語為媒介語,由此可看出英語在新加坡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地位是領先語東南亞各國的。

 

新加坡領導人接班問題  應華109 李昶誠 40585131I

 

眾所周知,新加坡某程度目前正採用「皇朝資本主義」。因而經濟走上極高度的發展,更有者形容其可謂經濟火車頭,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皇朝制度」令新加坡走上了超級軌道,但同時,他也是一把雙面刃。接班問題,就是目前最大,亦是對未來影響最大的一點。

 

不管誰是新加坡下一代領導人,接下來的必是重擔。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大國力量投射相當多,周邊國家的政局一直不太穩定。此外,新加坡還是一個城市國家,經濟容易受大環境的影響而波動,因此治理難度很大。

 

李光耀是公認的偉人,無論是視野還是治國能力都屬一流。對新加坡來說絕對是一個奇蹟和意外。而李顯龍作為李光耀之兒子,雖然一開始遭到「皇朝制」的指控,但他很快就獲國人認可。因為在親和力、個人魅力比還要「皇上皇」更勝一籌,與西歐的領導人比較也絕不遜色。

 

然而之後的領導人將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恐怖襲擊頻發,全球化進程止步不前,這對於抗風險能力薄弱的新加坡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當局近幾年想方設法讓經濟轉型,但未見效果。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的演講一改過去幾年的基調,不談社會福利和救濟,而是通篇在談宏觀經濟轉型、國際形勢、恐怖威脅,顯示大環境變動對新加坡的影響前所未有。

 

而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是,未來新加坡要面對全球權力中心東移的趨勢。英校畢業的李光耀後來努力學中文,及後將孩子送往華校爭取華人選票,故李顯龍父子對中文的掌握較紮實,成為與中國溝通時的有力工具。但新一代的新加坡精英均卻接受的是英文教育,很多甚至不會講中文,思維也相當西化,未來和東方打交道會有一定的難度。但不管李顯龍接班人是誰,未來新加坡在東方與西方之間,都需更注重平衡。而這種轉變,相信能為我們帶來不少機遇。

(兩項操作型作業均已完成)

--------------------------------

 新加坡教育    109應華  林芷宇

新加坡引以為傲的雙語教育經常是吸引海外華人家長把孩子送到該國求學的原因,但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月前卻表示,施行多年的雙語政策出現了偏差。他說,過去他以為所有學生透過死記硬背就能同時學好兩種語文,現在他發現那是走錯了方向,並指以前的教學方式是「瘋狂」的。看完了<小孩不笨>,雖然電影總是會較誇飾,但同李光耀所說的問題在影片中顯現出來,學生家長都不重視華語,甚至看到影片中的姐姐說想要拿到綠卡,原因是這樣就不用學華語了,也因為日常生活中皆使用英語導致華語的熟悉度很低。另一個我從影片中看到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將孩子劃分等級,分成升學班以及放牛班,這個造成孩子對未來失去希望沒有方向,學校也為他們另做其他專長培養,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給孩子留下陰影。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薛育珊       40585129I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較為複雜,教育目的在於培育兒童。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獲得政府津貼,所有兒童都會接受至少10年的正規教育。新加坡採取高水準雙語教學方式,從小培養雙語的才能。藉由廣泛課程提升文化水準,以及道德規範與體育學習。

 學校設計的課程全面,包括英語、華語、數學、科學、道德和體育課等等。英語是新加坡主要語言,也是教育的媒介語。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東南亞地區較為優勢,他們的小學制度,中學與大學都跟其他東南亞地區的教育制度都不一樣。高水準的教育制度能夠對國家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雙語政策  應華107乙  楊小津  40385222I

通過和來自新加坡、現在香港投資銀行工作的朋友的訪談,我了解到新加坡人對於中英雙語政策及其影響的看法:

英文是通用的語言,生活必備的工具,但新加坡英文的口音很重,和白人的英文還是有很大差距,但如果接受高等教育就要以學好英文為目標;新加坡的華裔家庭很多,而中文是新世代不可忽視的交流媒介,本來在新加坡可以學到簡體字、漢語拼音,但英文、中文兼顧並不容易,很多華裔家庭的小孩因為父母的強勢介入也往往以英文作為重點學習對象,對中文並不看重,這並非好現象。如果中文英文都能學好,才是真好,很多人放棄中文的學習後,連中華文化的傳承也丟了。

通過朋友的描述,使我看到海外華裔的迷失,看來華語文教育還是需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華語教育

應華系甲109 阿岫 0585122I

    

     新加坡由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三大種族組成多遠語言,多元化的國家,其中華族站這個百分之75。可見,多遠族群和整體特徵對新加坡的語言政策長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主要的的科目都是用英語講授。華語在學校的功能受限,由此消極影響學生的華語程度。雖然政府有一直强調雙語的重要性,但大環境以英語作爲工作及教學主要的語言並無法讓年輕時代有太多機會學習華文。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當初有267所民間創辦的華文學校,因此,當初接受華語教育的那代人,也就是新加坡現在45歲以上的人,而現在新加坡年輕華人對華文的讀寫能力逐漸喪失,許多人已經無法閲讀華文報紙,未來最嚴重的情況是華文漸漸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接班人問題    應華109 楊名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8月20日的國慶群眾大會發表演說時突然體力不支昏厥,時隔一個半小時後才再回到現場完成演說,他身體不適的跡象也引起外界對他未來接班人選的眾多揣測。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他的二兒子李鴻毅,經過母親何晶長期的栽培,被認為是有意安排成為接班人以延續「李氏王朝」。談論接班人問題前,我們必須先瞭解到新加坡的總理產生有其一定的制度,並非如外界所想的「李氏世襲王朝」般這樣簡單。新加坡總理須由國會大選獲勝的多數黨推舉成為,而其領導的內閣擁有行政權。從李顯龍的資歷來看,[1]一九八四年擔任國防部長政治秘書,同年十二月當選國會議員,連任至今。他擔任過國防部政務部長兼貿工部政務部長、貿工部代理部長、貿工部部長、第二國防部長、副總理兼貿工部長、副總理兼金融管理局主席、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新加坡培養領導人的作法,亦如他們所遵從的精英教育一樣,要的就是最好最全方位。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相對的從政資歷,是無法空降成為新加坡總理的。李顯龍的二兒子李鴻毅在新加坡政壇無藉藉名,更未擔任過任何重要職位,談他接班可說是無稽之談。最後我想,如果真的想揣測下屆總理接班人會是誰,不妨去查查內閣成員裡,誰的從政資歷最豐富最完整。

 


[1] https://sosreader.com/新加坡領導人接班不是問題/

------------------------------------------------------------------------------------

新加坡的教育                 應華109彭于珊40585107I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個階段。自2003以來,六年小學教育對國民是強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學課程,可選讀理工學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兩~三年)。其後半數能升上大學。新加坡中小學、初院/高中的畢業統考--即小學離校考試(PSLE),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 'O' Level)及劍橋高級水準會考(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標,其會考成績能直接影響升學能力。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嚴格著稱。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允許校長或訓導主任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鞭刑處罰學生,有些時候鞭刑是公開實施的,雖然很少施行,但仍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

       小學的4門主課包括英語數學科學母語1991年至2003年,在小學四年級末有分流考試,將學生分為三個源流:EM1EM2EM3。電影《小孩不笨》為社會帶來極大影響,因此自2008年,EM1EM2EM3源流的分流制度已廢除。現今的制度是以學生的母語、數學和科學程度,個別選修擇適合自己的源流課程

         新加坡的中學分為自主中學(Independent)、自治中學(Autonomous)和政府中學三種。在中學畢業後,半數以上的新加坡學生將進入中學以後教育中心,如理工學院Polytechnic)和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夠最終進入大學。其餘大約15%的中學畢業生則進入大學預備課程教育中心Pre-University Centre),如初級學院高級中學,其中大多數將進入大學。除了醫學法學工程等專業外,新加坡的大學學制與澳洲及紐西蘭一樣,一般只需3年就可以獲得普通學位,獲得榮譽學位通常需時4年。

       新加坡的教育及早培養學生探索自己的出路與專長,利弊皆存在。優點在於:學生不致於盲目的考試,在制式化的環境下被動的學習,能夠學習思考自己的專長。而缺點是如此完整的教育制度,有可能會僵化學生的思維,只會照著政府的制度思考自己的未來,難以有突破性的思想。

 

------------------------------------------------------------------------------------

新加坡教育制度分析     企管109 40557012o 楊雅淇

    

新加坡教育制度頗為複雜,而且與英國的教育制度非常相似。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從60年代末開始,以英語為基本教學語言。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個階段:

1.自2003以來,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2.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學課程

3.可選讀理工學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兩~三年)。

4.其後半數能升上大學。

新加坡的畢業考試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標,其會考成績能直接影響升學能力。

新加坡中小學一般採用半天制,和中國教育制度相比,課堂課沒有那麼繁忙。初級學院、大專和理工學院則沿用開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嚴格著稱。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允許校長或訓導主任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鞭刑處罰學生,有些時候鞭刑是公開實施的,雖然很少施行,但仍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的菁英教育制度   應華109林玉昕 40585211I

 

新加坡曾被英國殖民,引進了精英教育,即投資所有資源在栽培菁英,使精英領導國家。這個菁英理念為後代新加坡造成了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為了培養所謂的菁英,以資源流向來說,其餘不夠優秀的人則無法公平分享到資源,等同是被放棄的狀態,而且被放棄的學生佔大部分比例,菁英為數不多。這個菁英制度雖然可以確保一個菁英的產生,也符合理想的素質,但此教育方法卻不能著眼每個人的獨特性和潛力,或許失去的是更廣大的潛能,也失去教育的核心價值。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應華109 40585103I 陳禹儒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華語馬來語、米爾語。從語言可以看出新加坡是個多個文化組成的國家,其中華人占74.2%,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占3.2%,馬來人占13.4%,印度裔(以坦米爾人居多)占9.2%。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大部分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在歷史上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份子,所以新加坡將馬來語定為「國語」。在獨立後,以英文作為不同種族間的溝通語又稱「第一語言」,新加坡和我們不同,我們的國語就是大眾用來溝通的中文,而他們卻因為有歷史的因素,定義不同的國語。也因為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所以新加坡每個人大部分都會兩種語言以上,通常是英語加其他不同的語言。

 

楊淑閎的論文:已完成下載閱讀

 

 

  

 

 

新加坡教育 應華109 黃媤嬣 40585216I

關於小孩不笨這部電影,以幽默戲劇性的手法,深入淺出地,使觀眾對新加坡的教育,有一定基礎的了解。以三個主角來看,有乖乖牌的小胖弟,是服從類型,卻沒有主見;有喜愛畫畫、課業上卻不順手的孩子;有認真向上、努力乖巧的小朋友。然而,校長與老師們,大部分都以成績來看待每一位孩子,以分數來訂定一個人的價值。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無法有適性衡量的標準,似乎唯有善於考試的孩子,才能被認真看待。菁英式的教育制度,也深深影響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停地打罵,而忘了該好好地鼓勵孩子,勇於追尋自己所愛的事物。

新加坡長期強調教育的重要性,目標在於創造高識字率、良好的勞動力及全球競爭力,1960年代採行雙與教育,1987年英語被指定為教育的主要語言。高教育排名與經濟成長互相關聯,而新加坡擁有全世界最高人均所得。然而,部分批評者認為社會成本可能過高。由於高壓的競爭環境,使得學生承受不住,選擇了輕生這條路。因此,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思考學生是否學得快不快樂,這些政策是政府需要好好考量的。


楊淑閎碩士論文:已下載並閱讀完畢。

新加坡官方語言 應華109 黃晉鋒 40585235I

新加坡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家, 由不同的種族構成, 故有多種語言文化。漢語、英語、馬來語

和泰米爾語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所以新加坡人從小就在多種語言的環境下成長, 每人都會

兩至三種語言, 但多種語言的環境卻使它們混合起來,產生獨具特色的Singlish。


新加坡的語言 40585236I 應華109 李彥凱

新加坡是個多元民族的國家,國內有各個民族的語言(包括了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族等),他們的官方语言包括了英语、华语、马来语。新加坡因为在1980年代全面废除华校制度,将原来的华校改成全英校制度,所以英语是新加坡的最主要语言,而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文以及自己的母语。


 

------------------------------------------------------------------------------------

新加坡的语言     交换生 90599178X 金廷洙

新加坡人有新加坡华人74.7%马来西亚13.6%,印度8.9%,其它2.8%。新加坡是由多人种,多语言,多文化组成的复杂社会。

新加坡依法来规定各种人种之间的平等主义,以马来语,英语,汉语,泰米尔语为共同语言。由于非常重视语言教育,至今实行除了必学的英语外,还必须学两门语言的两种语言政策。特别是在1997年香港返回中国本土后,强调了汉语的重要性,并提倡学习汉语普通话。

 

   


90599162X 交换生 金垠旼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行政用語),馬來語(非新加坡國語),華語,官方第二語言、泰米爾語(緊急時候三大語言都能充當官方語言)。
工作語言就是英文。
新加坡四大種族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人。
新加坡教育制度颇为复杂,而且与英国的教育制度非常相似。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从60年代末开始)以英语为基本教学语言。
新加坡大學除了醫學、法學、工程等專業外,新加坡的大學學制與澳洲及新西蘭壹樣,壹般只需3年就可以獲得普通學位,獲得榮譽學位通常需時4年。


新加坡的大學   40485901I 蘇珮瑜

新加坡學生在中學畢業後,半數以上的新加坡學生將進入中學以後教育中心,如理工學院 (Polytechnic)和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夠最終進入大學。其餘大約15%的中學畢業生則進入大學預備課程教育中心(Pre-University Centre),如初級學院和高級中學,其中大多數將進入大學。

新加坡大學如下

大學校院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新加坡理工大學、新躍大學等等;理工學院有新加坡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等等;藝術學院有拉薩爾藝術學院、南洋藝術學院等等。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   40320121L  王俊顏

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的教育中心,擁有十分成熟的教育體制。它是在原英國教育體系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與完善的,因此它與英國等西方國家教育體制相通;另一方面,由於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大多數的國家,所以它的教育又具有濃厚的東方教育色彩。新加坡教育體制的基礎是實行雙語教育政策,即從小學到中學,每個學生必須學習兩種語文──英語和母語。一些課程,如數學採用英語教材,而另一些課程,如道德課則用母語教材,使學生從小就很好地掌握了兩種語言。雙語政策使新加坡的孩子能掌握商業、科技和行政工作上所需要的英文,同時還能以母語來認識他們的傳統文化。由於同時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因此新加坡的教育非常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85206i 應華109 張莘培

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教育制度頗為複雜,而且與英國的教育制度非常相似。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東南亞地區處於領先,(60年代末開始)以英語為基本教學語言。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個階段。自2003以來,六年小學教育對國民是強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學課程,可選讀理工學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兩~三年)。其後半數能升上大學。新加坡中小學、初院/高中的畢業統考--即小學離校考試(PSLE), 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 'O' Level)及劍橋高級水準會考(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標,其會考成績能直接影響升學能力。

新加坡中小學一般採用半天制,和中國教育制度相比,課堂課沒有那麼繁忙。初級學院、大專和理工學院則沿用開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嚴格著稱。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允許校長或訓導主任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鞭刑處罰學生,有些時候鞭刑是公開實施的,雖然很少施行,但仍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

新加坡四大族群

  新加坡人口,大約有超過547萬人,其中的常住人口中25%以上是外國籍公民。在新加坡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也是世界上除了中華民國(臺澎金馬)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含港澳)外,華人人口占大多數的唯一國家。新加坡的四大族群為: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人,至2009年,新加坡華人74.2%(泉漳閩南人約佔華人的43%,潮州人約21%,廣府人約14%,客家人約3%),馬來人13.4%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占9.2%,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占3.2%

 

操作型作業2:已下載並閱讀完楊淑閎論文

 


新加坡的四大族群       應華109 呂昱緹 40585207i

 

  1. 華族: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佔據著突出地位。
  2. 歐亞族:歐亞族人融合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血統,自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在新加坡生活人,雖然人數少,但影響力深遠。
  3. 印度族: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自1819 年英國人在新加坡定居以來,許多印度族人從印度南部來到這裡。
  4. 馬來族: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裡的其他族群。

 

 

   

 

 

 

Comments (1)

金垠旼 said

at 3:46 pm on Jan 13, 2017

90599162X 交换生 金垠旼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行政用語),馬來語(非新加坡國語),華語,官方第二語言、泰米爾語(緊急時候三大語言都能充當官方語言)。
工作語言就是英文。
新加坡四大種族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人。
新加坡教育制度颇为复杂,而且与英国的教育制度非常相似。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从60年代末开始)以英语为基本教学语言。
新加坡大學除了醫學、法學、工程等專業外,新加坡的大學學制與澳洲及新西蘭壹樣,壹般只需3年就可以獲得普通學位,獲得榮譽學位通常需時4年。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个阶段。自2003以来,六年小学教育对国民是强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学课程,可选读理工学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两~三年)。其后半数能升上大学。新加坡中小学、初院/高中的毕业统考--即小学离校考试(PSLE), 剑桥普通水准会考(GCE 'O' Level)及剑桥高级水准会考(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标,其会考成绩能直接影响升学能力。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國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來源請求] 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來源請求] ,有些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很少施行,但仍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

(參考:自由的百科全書)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