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YuTi Lu 6 years, 4 months ago

本週主題:

 

操作性題目:  收看美國總統辯論(Bonus)

 

為什麼美國總統辯論重要?

 

美國辯論中提到中國

 

 


 

 

 

本週上課: 參加演講 撰寫摘要心得

 

  

中文講題:如何翻轉遠程在線漢語課

講                 者:王玉萍副教授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人文、語言和社會科學系

日                 期: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

時                  間:13:30-15:00

地                  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進修推廣學院二樓視聽教室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線上報名:https://goo.gl/forms/MNJl7nj0Szt3USDw2

 

 


 

 參加演講心得 xxx


應華109                  黃劭晴               40585232I

題目:華人共同語

         華人的共同語言有許多種類,因爲每個地區的華語都會有所不同,也因此漸漸形成了所謂的方言。方言在海外華人的語言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爲在海外的華人都不會說華語,而是以閩南語,客家語等方言爲主。在華人的社會都是以方言為基礎,普通話和當地的民族語兼用,形成多語并用的局面。因此,儅我們到不同的地區,就可以輕易發覺當地的方言,和我們所學習的標準華語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尤其是在發音上。來自各個不同區域的華人,都有各自的華語特色,那種特色可以凸顯出你的區域,就好像“新加坡華語”,“印尼華語”,這些地區的華語是一聽就可以辨別出來的,具有當地特色。不管來自何處,華語依舊是身爲華人的我們必備的語言,我們一定要一起努力來捍衛華語。


應華109    40585121I    鄧雅文

題目: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簡稱外貿協會或貿協)1970年由經濟部於結合民間工商團體設立之公益性財團法人,以協助業者拓展對外貿易。目前除台北總部外,設有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等4個國內辦事處和遍佈全球60個駐外據點,另相繼設立台灣貿易中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等姐妹機構,形成完整的貿易服務網,是業者拓展貿易的最佳夥伴。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及更自由、透明化的市場與快速變動的網路貿易,外貿協會戮力以提升國際行銷能力的角度切入,提供最即時、有效的服務,持續與廠商共同追求台灣經濟的穩健發展,外貿協會對於台灣的貢獻和影響重大。

外貿協會還提供國際貿易資訊,利用像是1.中外文貿易出版品2. 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貿易資料館3. 虛擬貿易資料館提供許多資料及諮詢,讓經貿不再只有專業人員了解,人民也都一同參與。

參考資料:http://www.taitra.org.tw/services_07_ch.asp


2016年美國大選                              盧靖珺 40585136I 應華109

  長達一年多來的競選,美國兩大陣營的候選人終於在118日展開正式的投票。這一次雙方的候選人分別是民主黨的希拉里以及共和黨的特朗普。這是一場美國歷史上出現的一次兩方候選人都並不是最佳人選的總統選舉,為此美國方面不少名流或者公眾人物曾經表示這次選舉結果出爐後將會移民離開美國的言論。

   一個身陷電郵門等不利醜聞而失去民望的希拉里對上行為張狂曾多次公開敏感言論的特朗普的美國總統選舉中,最後的結果卻是令全球意外的。從開始競選直到最後,從媒體所展示的支持度顯示希拉里將會以大優勢贏得這場選舉。但實際上的結果卻是在媒體顯示的支持度中一直處於劣勢的特朗普取得大幅度的領先並且成功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

   從媒體的報導中,我們都看見特朗普的所發表的言論都極其瘋狂。比如驅趕移民和轟炸極端分子等等說詞,都是極為敏感的,媒體也認為他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當選。但是世界局勢的轉變,原本有望成為美國第一任女性總統的希拉里也身陷私人電郵轉發國家機密文件的醜聞。

  這一次的選舉雖然結果是令人意外的,但是也並不是那麼的驚訝。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的意思足以在這個結果在表現出來。在世界都籠罩於極端組織的行為時,人人都保持著防備的態度。在歐洲各國人道收留這些從恐怖主義手中拯救出來的難民之後,卻發生許多的難民作亂的事件,甚至還有許多的非法入境正混入其中。

   美國總統選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舉行。特朗普的瘋狂言論雖然看似瘋狂,但也並非毫無根據。也剛好在那樣的環境裡,深深的打進美國人民的心中產生了共鳴。而希拉里顯然事實都保持著保留的態度再加上她醜聞的影響下反而讓她更加失去了民望。打著立志成為美國第一任女性總統的旗號,雖然在媒體的渲染下達到更好的民調,但是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甚至有女性表示不接納她作為女性的代表。   移民者向來都是各個國家的一大重要課題,如同美國這一大國也不列外。這麼一個國家也擁有來自各地的人,時間久了也成為了正式公民。當下的世界局勢以及911時間的陰影之下,美國人民還是對穆斯林產生負面的心理。往美國移民有很多種,有的是以特好的履歷進入美國的前途大好青年;而有的卻是爬過邊境潛入的非法移民。

   這一次的選舉很明顯的是特朗普的美國夢比起希拉里所提及的善待移民將人權政策來得更加耀眼。這個結果也顯示出了美國人民以及靠著自己的努力入境移民的人對於善待非法移民以及穆斯林難民的強烈反對的發言。這也是媒體所沒有註意到的,強烈被施於壓力人民的所展現排斥現象。也因為如此,特朗普政府在這一次的選舉中做出了很好的判斷回應更多人民的訴求,並且取得了完美的勝利。


 

美國總統大選    陳顗行 應華107 40385123I

 

在大選前夕,2輪的辨論都非常激烈,也大大影響了投票前的民意調查。HILLARY在兩次辨論中,都面對對手對其電郵事件的攻擊,但其表現冷靜大方。相反TRUMP的表現一貫激動,也多次發表過激言論。兩者表現可謂相形見拙、差天共地。也導致了HILLARY民望一直提升,高於TRUMP。至於美國總統大選與中國的關係,就可以參考這段分析。

特朗普與中國:一種令人費解的關係

 

 

毛澤東1972年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時,毫不掩飾他對右翼政治家的喜愛。

「我喜歡右派,」毛澤東告訴尼克松說,「相對而言右派的人當權更讓我高興。」

四十多年後,中國正在目睹另一位「右派人士」角逐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也譯作川普)在表達自己對中國喜愛的同時,也將美國的經濟不振歸咎於中國。

中國總理李克強稱這次美國大選「很熱鬧,吸引眼球」。不過,其他中國人可能從中感受更多,他們把這位高調的億萬富翁的言行看作一種激勵,而沒有把他視為敵人。

在特朗普宣佈參選美國總統之前,他就早已在中國鼎鼎大名。

河南省的一家房地產諮詢機構取名為「特朗普諮詢」。雖然和美國這位總統候選人毫無關係,但它聲稱自己受到特朗普旗下房地產帝國的激勵。

中國南部的深圳市也有一家「創普實業」,其產品包括智能馬桶坐墊以及高檔酒店的浴室用品。安徽還有一家製造空氣淨化器的「創普電子」,他們從1996年起就開始經營。

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特朗普(Ivanka Trump)甚至在中國社交媒體新浪微博上擁有超過14000名粉絲。新浪微博上還有一個特朗普粉絲專頁,只討論與特朗普有關的話題。

「讓世界感到擔憂」

特朗普的言論究竟被多少中國人接受,還難以說清,但中國官方媒體似乎對他抱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

新華社在最近的一篇報道中稱,特朗普的出現「反映了長期以來美國自誇的民主體制的局限」。

特朗普在「超級星期二」中大獲全勝後,中國的《環球時報》又說:「這表明美國選民對當前的美國政治感到厭惡。」

「或許正因如此,中國公眾發現特朗普值得稱讚。」艾俊(音)寫道,「一般說來中國人不喜歡這種傲慢的鷹派人物。」

《環球時報》上周甚至刊發了另一篇尖銳的文章警告稱「種族主義情緒佔據美國政治舞台,這讓全世界感到擔憂」。

這篇文章還表示:「美國應該加強自省,不要充當破壞世界和平的力量。這比對所謂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和專制指手畫腳更為重要。」

「不會是個壞總統」

很多中國網民認為媒體對特朗普的報道似乎欠缺公平。

新浪微博用戶「ClairvoyanceCard」說,他撕下了美國人的偽善面紗。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但聽起來不太舒服。

特朗普的親民姿態也對一些遠離政治中心的普通人產生了影響。

上海的律師李維曾在美國生活10年。他告訴BBC記者,特朗普是少見的用平民語言說話的政治家。

 

李表示,美國選舉政治像「一場戲劇」,(但)理性的政客會最終戰勝只會花言巧語的競選者。

「特朗普一旦獲勝,他的實用主義,他的智慧和忠告最終都會轉化成為好的決策,」他說。

北京資深的電台節目主持人劉思伽贊同這一觀點:「也許特朗普會成為一個幫助普通民眾看懂政治的總統。在美國,即使總統也不能肆意亂為。」

「因此我不擔心特朗普會成為一個壞總統,」她說。

在另外一個中國社交網絡微信上,一篇廣泛傳播的文章分析了「特朗普現象」。

這篇文章的作者萬維鋼稱他讀了特朗普的書《跛足的美國:如何讓美國重回偉大》並得出結論:特朗普是共和黨內最溫和的候選人。

也就是說,在萬維鋼看來,特朗普其實並不像他所表現得那麼極端。

「奧巴馬當選總統之前寫了一本書名叫《美國的膽識》,他在第一個任期的口號是『改變』,第二個任期的口號是『希望』,」他分析道,「可是他到底帶來了什麼『改變』和『希望』?他又有什麼膽識?這樣的政客,老百姓早就厭倦了。」

「他是一個強者」

這些看法不僅出現在中國,在海外華人中,特朗普也有自己的「粉絲」。儘管有人對特朗普的種族、移民言論感到不快,但也有讚揚的聲音。

25歲就從中國移居美國的王文迪(Wendy Wang)稱,很多人難以理解特朗普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很多人有一種錯覺,認為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較低者、白人和憤怒的男性。

王接受BBC採訪時稱,她肯定會把選票投給特朗普。在她看來,特朗普是「美國需要的良藥」。

我問,那特朗普究竟哪點吸引你?她答:「他聰明、誠實、敢言,而且他是一個強者。」

「他就是那個皇帝新衣裏揭穿謊言的孩子,」她說。

 



 

90599162X 交換生  金垠旼

 

美國總統堪稱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而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往往也被認為能左右世界的情勢發展。一場選舉,候選人為了讓選民明白其政策與主張,辯論會的執行,是不可或缺的。

歷代美國總統的選舉前,都會舉辦電視辯論會。透過電視辯論會,民眾和選民可能了解到候選人的談吐,口才,台風,以及未來當選後的施政方向及政策。沉穩有智慧的候選人,在辯論的時候,面對對手的提問總是能不疾不徐有條理的回答,而遇到攻擊時,也能沉著鎮定的應對;反之,不夠沉著穩重的候選人,面對提問及攻擊時,往往會惱羞成怒,使得後來辯論會變成不堪入目的戰場。

美國總統辯論會的重要性,乃是讓所有選民了解和認識未來統治和掌管這個國家命運的人,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是不是有抱負和資格能將這個國家帶往更高層次和更好方向,如果沒有辯論會得舉行,選民則只能聽聽競選口號,看看不知道未來是否能兌現的選舉空頭支票,無法判斷候選人的人品,人格以及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重要   應華109  黃于芮 40585205I

美國大選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國家總統選舉,任何對世界情勢有關心的人,都知道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可能為世界情勢帶來大翻盤,不僅是因為美國在世界呼風喚雨的地位,以及這次兩位候選人極與極的派系,雙方代表了不同陣營,自己對美國目前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政見都相當不同,尤其是政治素人川普,他以一個美國選民,以及美國頭號商人的角度出發,對許多目前的政策都相當不滿,因此他的當選,可能帶給美國以及全世界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

  從辯論會中,就可以看出兩位候選人的主張、態度和談吐,而且雙方交戰的畫面,更能看出兩位的政治手腕,是否能圓滑的處理問題,我想這一點川普就沒有希拉蕊厲害,他時常展現情緒性的一面,但是這也顯現出它自然的一面,而許多人也認為這就是川普不是一為典型政客,而投票給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留學的影響  應華107 楊小津 40385222I

去新加坡留學的最短時間僅為2年,而且新加坡是雙語國家,他們說英文和華文,這個對於來自華文國家的人並不算難,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生半年內就可以找到薪資不錯的工作,這個可是極具吸引力!也正因入此,申請去新加坡留學的人數不斷增長,不僅帶動了為留學生服務的配套設施,增加了相關行業的就業人口;也令提供專業留學諮詢的服務業受益非淺。目前吸引留學生的專業大致是:

一、酒店與旅遊管理

畢業生的語言能力和國際化視野成為他們進入中新兩國中高級酒店的優勢之一。

二、物流

新加坡人口的6%從事物流業,有相當的經驗可以分享;來自其他國家不斷擴大的物流業需求,是留學生選擇到新國學習的主要原因。

三、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建構在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上,使新國的相關專業獨占鰲頭。

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也是個拓展華語文教學的好機會,如果可以吸引英文不好,又不會華文的人來學華文,豈不會多了一個華語文教學的機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人的共同語言             應華109              梁喜麗                 40585223I

 

華人遍居世界各州﹐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有多種的方言﹐和不同國家語﹐華人怎麼會有一個『共同語言』呢?它的根基就建立在一個共同的環境﹐我們的地球。也建立在一個共識﹐那就是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大家都是炎黃子孫。這個共同的語言有凝聚力﹐也造成了華人可以互利地共同合作。筆者以上所談的校友的『共同語言』﹐是當作一個例子來引證﹐相似地﹐華人有華人的『共同語言』﹐有了共同的語言才有可能把二十一世紀作為華人的世紀。漢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講漢語的地區,中國大陸、台灣以普通話爲通用語言,基本上全世界華人通用,香港與澳門則以粵語作爲官方通用語言,境外華人則以粵語、客家話、閩南話或其他漢語方言作爲社區交際通用語言不過,無論在哪一個地區的華人,還可以共同使用“華語”。


美國總統辯論為甚麼重要  40585201i林芷宇

思考比較

1980年大選期間,卡特的謀士在備忘錄里寫道:「電視辯論的目的不在於言語爭執,而是讓公民能就對同一問題的不同應對手法有所比較。」時至今日,這一觀點已成為選前辯論的基礎。選前辯論的形式也日趨正規化,它將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及其利弊呈現在公眾面前。為全國公民參與思考,理性、公正、平和地選擇與判斷國家大事提供了條件。

經濟高效

電視將總統候選人辯論帶入一個相當於幾千萬人的巨型客廳,極其經濟高效,除了電視辯論,你再也找不到同時影響那麼多人的場合。若靠廣告、郵件,或逐個打電話給選民,則需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

公開充分

美國人也曾經擔心過,這種選前辯論是否會導致政黨,乃至國家的消弱與分裂。事實上,面對全體民眾公開、充分的討論,對美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益處,已成為全球的一道風景線,其它民主國家也紛紛效仿。

認知全貌

在美國歷史上,有些選舉辯論冗長、沉悶,還夾雜著語言暴力。但候選人之間的互相揭短卻可讓選民認識一件事的各個層面、一個人的全貌。這個激辯的過程看上去不夠莊重,但值得慶幸的是:只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敢站在那裡。在人類最害怕的事物當中,死亡名列第四,公開演講(Public Speaking)位列第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公開電視辯論,否則公開電視辯論一定榮登榜首。參選的人們戰勝了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他們至少是勇敢的。

此外,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最真實的。在緊要關頭,衝口而出的往往是他心底的想法,在針鋒相對的激烈辯論中,即使是最善於掩蓋的人也難免漏出馬腳。


美國總統辯論中提到中國   40485901I 蘇珮瑜

中國的清華大學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說:「川普沒有深入想明白他的中國政策,他對中國的想法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他只是簡單地以中國為例來擴展他的觀點,美國背負了過於沉重的國際負擔和採取了一個軟弱的經濟貿易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專家鄭源說道,在美國總統辯論中抨擊中國既不新鮮也不意外。相反,它反映了兩國之間多年來的密切互動。中美互為雙方第二大貿易夥伴。

他還補充說道,儘管希拉蕊在辯論中對中國的攻擊有所保留,這並不意味著她在今後的辯論過程中將繼續這麼做。他分析說,如果公眾要求她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她可能會屈服於公眾的批評或是在美國的反華情緒。

廣州孫中山大學的國際關係專家張玉泉分析說道,中國特色比在以前美國總統辯論中更加突出這一事實顯示中國政府在應對美國新總統(無論誰贏得大選)時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張玉泉補充說道:「一個特朗普政府將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不確定性,然而希拉蕊政府的對華政策會更加一致。但無論最後誰贏了,中國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特朗普會在與中國貿易問題上態度強硬,而希拉蕊將進一步加強與亞洲盟友如日本和菲律賓的關係來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

以上是我看到的幾個有見地的說法。


美國辯論中提到中國   40320121L  王俊顏

 

據香港媒體《南華晨報》報導,此次辯論多次提及中國,這表明了美國越來越重視與中國的關係,

川普說:「你看看中國通過製造我們的產品在對美國做了些什麼,他們讓其貨幣貶值,而我們的政府里卻沒有人反抗……他們把我們國家當做存錢罐而用來重建中國,並且其他好多國家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希拉蕊亦在安全部分提及中國數次,可見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儼然舉足輕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85206i 應華109 張莘培

辯論對美國總統候選人的重要性

  美國總統電視辯論將美國大選推向了高潮。926日的辯論就吸引了8400萬觀眾,創下了美國總統選舉史上的收視紀錄。正因為受眾巨大,總統候選人對待電視辯論絲毫不敢馬虎,希拉裡這次還特意停下競選活動,備戰辯論。

若時光倒流60年,競選美國總統就沒這麼麻煩。那時,黨內候選人只需在各州會見幾位大佬級人物,就可將他們麾下的重要選票收入囊中,而如今,兩黨候選人不僅要熬過一個州一個州的初選,一旦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還要來三次全國直播的電視辯論。

  第一次電視辯論直到1960年才出現,也是在926日。那次辯論估計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電視辯論。當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尼克鬆是美國副總統,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肯尼迪只不過是馬薩諸塞州一名年輕的參議員。在這場電視辯論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尼克鬆能輕贏得大選。

不過,電視螢幕改變了一切。因為剛動過膝蓋手術,出現在電視螢幕上的尼克鬆臉色蒼白,一臉憔悴;而膚色黝黑的肯尼迪則顯得活力四射。如此鮮明的對比,讓觀看直播的6500萬美國人幾乎立刻就決定了要把選票投給誰。大選結果是,肯尼迪勝。

  這場辯論充分顯示了“形象”在電視辯論乃至美國大選中的重要性。筆者盤了盤自1976年以來的所有美國總統電視辯論,發現只要年齡差距比較大(超過10歲以上),基本都是年輕的那一位勝出。

  


拉丁語vs英語          應華109甲班           黃安妮  40585135I

英语与拉丁语属于印欧语系,但不同语族(英语-日尔曼语族,拉丁语-意大利语族),因此文法上不尽相同。英国近代文学家试图把拉丁语的语法适用于英语。虽然如此,还是有超过一半的英语词汇来源自于拉丁语。很多英语词汇演变自罗曼斯诸语如法语或意大利语等,而这些罗曼斯诸语又从拉丁语演变而来,有些则是直接由拉丁语演变而来,有些则是未经变化而直接采用。由此可见,相当多数的英语词汇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另外,有些拉丁语是由希腊语演变而来英语采用如此多数的外来语后,确实丰富了原本单调的英语词汇世界。

 


為什麼美國總統辯論重要? 應華109 呂昱緹 40585207i

 

根據新聞報導,許多人認為那些殺傷力最大的問題,往往是候選人自己過去的作為和說過的話。因此,希拉蕊和川普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過去的自己。總統大選前的辯論,除了能讓選民從候選人回答的臨場反應以及思考邏輯有更充分的理解與認知,更能針對政策以及對方的盲點作犀利的評判。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