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回覆老師上課問題:為何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應華109 黃家安 40585208I

當同時學習多種語言的時候,如果學習的環境並非純粹,就會導致語言互相影響、混雜的情況,稱之為語言的負遷移。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純粹的背景下學習,舉中文為例,外籍生學中文,若是在全中文的環境下學習,吸收的速度較在本國環境快;又好像我們出國留學,英文或外文能力會大幅進步,甚至達到和外國人一樣的水準,但這些在台灣,可能學十幾年都未必能夠做到,就是因為我們轉換背景至純粹地區,在全為外語的環境下學習。老師上課講了一個例子我很喜歡,他說:用英文解釋英文,比用中文解釋英文清楚,所以在我們的語言能力達到某一個水準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要去接觸原文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對負遷移提出的一個解決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華109            李娟翊        40585224I

 回覆老師上課問題:           

 

 1.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負遷?如何避免?

這個問題可以從該語言是母語者及非母語者兩個層面來討論:

(一)該語言的母語者

      我們對於母語的習得來自於聽、說、讀、寫,從出生到學說話的過程,就是從聽開始,在不會使       用語言溝通的時候,會透過大人所發出的聲音,經過長時間的陶熏而發出一些常常聽到的詞,例如: 爸爸,媽媽等,這些簡單的詞會在腦海裡面隨著時間的成長而累積起來,漸漸地,累積的詞越多,就會使用這些詞彙來跟大人溝通。隨著年齡的成長進入學校接受教育開始學習閱讀,寫作,整個成長的過程使用的語言皆為自己的母語,所以不會產生語言負遷的問題。

(二)非該語言的的母語者

一般我們在學習第二外語的時候,常借用母語來註明該語言詞彙、句子的含義以及發音,這樣有助於我們能       夠更容易理解,但是這只是適用於初學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應該要訓練自己培養用該語言的邏輯去思考文法及學習。如果長時間都藉由母語來作為輔助工具,就會產生語言負遷的現象,經常會把不同的語言混在一起使用,這將影響對該語言習得的成果。

如果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想要避免語言負遷的現象,可選擇專注於該語言,密集性的訓練,學習以該語言的邏輯來思考文法,這樣可減少語言負遷的現象。

 

2.一個華文語教師應該如何適應不同的華文教育環境?

作為一位國際華語文教師,需要必備良好的外語能力(以授課對象的母語為佳),外國學生學習中文就像我們學習外文一樣,先以自己的母語來幫助理解,發音及記憶。然而因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某些字、詞、句子在不同的文化當中有不同的意義,所以華語文教師應該針對該國家的文化做一定的了解,這樣不僅使該學生能夠容易理解,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為何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應華109 謝佩庭 40585112I

 

        母語的負遷移主要是由於母語與學習語之間的差異引起的,這種負遷移對學習外語的人造成一種限制。

當我們用母語底下的文化知識、語言結構、哲學理念和思維習慣去套用在學習語上,常常會造成學習語不夠精確或扎實。

我認為要改善語言負遷移的情況可以是以下兩點:

1.多聘用外籍師資(該語言的母語者),或語言習得接近母語,懂得文化差異的人才。

2.教學上採取互動式溝通,能增加該學習語的使用,並培養其學習環境。


《華文,真的那麼難學嗎?》 盧靖珺40585136I  應華109

  華文,除了在中國和臺灣這些以這個語言為主的國家,其他國家的華語文教學似乎沒有這兩個國家純粹,基本上一些國家如馬來西亞或者是新加坡的華裔子弟在說華語時都會夾雜著一些些的地方語言,那這樣的不“純粹”是不是會對這個語言造成影響?而在不同的華語文教學環境,那些老師又該如何傳授知識呢?

  當一個環境遷移、讓一個語言不純粹的時候其實是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可能這個地方的人稱洗澡為“沖涼”,那個地方的人說晚安的意思不是睡前用語,而是晚上好的意思,這些我們認為很簡單的用詞都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有所改變進而讓人誤會其實這句話活這個詞只是單純的意思。當然,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說法,但如果一個人從另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發展的話,那個人必然要入鄉隨俗,敞開心胸接受別人的用語,這樣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良好的相處關係。也可以試著去了解別人的文化,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哦!

  不同的環境,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作為老師都應該事先了解當地的文化與習俗,並結合中華文化給予對比的方式教導學生。因為第一語言基本上都是母語,是以習得的方式學會的;而第二種或非母語的語言都是靠後來以學習的方式學會,因此應以不同的方式教導。學習如何用新的語言表達自己並不難,只要每天不停地運用,很快便能學會,重點是因為並非所有環境都使用這個語言,因此會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學會書寫新的字體格式則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教師應當學會那一個地方的通用語言才能和學生溝通。此外,教師可以使用古代文字從簡單圖畫的演變讓學生明白這個字為何這麼寫,擁有了概念以後並且在樂趣中學習可以讓學習者吸收更快哦!


語言的負遷移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          黃安妮     應華109     40585135I

 

語言的負遷移是指: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母語與目標語互相干擾,導致學語言的人借助母語的詞句發音、文法的結構規則,來表達思想的一種現象。成人在學習第二語言之前,腦海中已經形成了大量且固定的母語概念。因此,在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時候,他們會很自然的用固有的母語概念去理解並學習第二語言。我認為,要想避免在學第二語言的時候出現語言的負遷移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那個國家住上一段時間。在那樣一種環境下,周圍的人都是說外語。當一個人每分每秒都是聽到同一種語言時,某些的詞句就會不知不覺地被記在腦海中,甚至被使用出來。就這樣,一天吸收一些詞句,多聽多說,不要怕出錯。久而久之,就能學會那種語言了。


身為華文老師,該如何因應不同的華語教學環境?    應華109   40585121I 鄧雅文

首先作為一位華語文教學老師,要保持開放的胸襟,願意接納不同國家之文化。像我們聽到許多分享的例子,出國教華語,其實不只是單方面灌輸華語知識的給當地想學華語的人,更是雙向的語言、文字、文化交流。我們到當地也能體驗、了解他們的文化,如果到教華語的國家、城市用心生活,對於個人的教學也會有一些幫助。華語老師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環境中創造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沒有哪種模式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當地的,所以需要華語老師自己去發掘。尤其是許多國家使用拼音文字,和華語的漢字完全不同,要如何讓他們從「畫圖」到去記住漢字的架構、筆畫,這部分也是很重要的,考驗老師的創意。另外,我認為每個民族的特性和生活作息也是影響華語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悠閒的地區排緊密的課程,在步調緊湊的地區排鬆散、組織不清楚的課程,都只會造成學習的反效果,所以華語老師進入當地後以此作為排課依據也是很需要的。


演講提出問題                                                    應華109       張媛淇        40585119I

 

為什麼會產生語言的負遷移?

 

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會受到已經擁有的語言能力之影響,如在句法架構等等,在相異的部分可產生混淆,甚至學習中的語言反向的影響了母語。然而語言的負遷移必然發生嗎?其實以幼兒來說,可以做到同時學習七、八種語言而不彼此干擾。我認為要在語言學習上不產生負遷移,要做到學習時給自己全然的環境,用並且時常溫習各語言。給自己全然使用某種語言的時間,不摻雜混用,可以建立完整的語法架構、完整的記憶模式;而各語言皆時常觸及,可以保持使用的語感。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態度,用它去思考問題,更有助於了解,甚至沉浸它的文化。負遷移容易在沒有知覺中產生影響,有意識地去學習,有毅力持續,才能將多種語言學習得當。

 

 

 

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華語文教師如何因應?

 

我想是與環境俱變,與時俱長,教師要能了解環境的特質,以及教學接受者的學習心態和需求。比如華僑子弟,學習華語可能是因父母要求,本身動機不高亦不熟悉,這時如果從中華傳統文化著手,教學雙方皆感挫折。或許可以從華僑歷史(我為什麼在這?),中華文化與其生活比較(是什麼讓父母有這樣的價值觀,他們為什麼想要我了解?)開始,讓學生找到動機,擁有熱情。華語教師要先思考這個地方要從我身上得到什麼?才不致熱情奉獻,卻無處伸展。

 

 

 

新加坡的華語學習教育如何更精確、更有效率?

 

我想一定要從態度著手吧,國家的態度、社會的態度。如果環境能從上到下真正重視華語,那麼學習就可以自然而蓬勃的發展、進行,然而以現今的環境來看,確實不知道新加坡是否可能轉變對華語的態度。就從前推行英語來說可以找到一個動機國家繁榮;然而華語呢?如果華語熱需要在新加坡延燒,起火點從何而起?

-------------------------------------------------------------------------------------------------------------------------------------------------------------------------------------------------------------------------------------------------------------------------------------------------------------

華語教師該如何因應不同的教學環境                                                                                                                                                     應華10 9                      陳宛妤                                                                              40585215I

 

    對於華語教師而言,能夠隨遇而安,在不熟悉環境找到自己的節奏是最為基本的能力。全世界華語市場的供給者大多來自亞洲,也就是台灣、中國、或是其他地區的華人。不同的環境,自然面對不同的人,而不同的人,則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而每一位華語教師,都也有自己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步調,但在面對不相同的學生族群時,也應該找到自己和學生之間的平衡,例如:視學生程度加速課程速度、學生的吸收、或甚至學生的作息,如果意味的堅持自己的教學方法,只以達到目標為目的,最後很有可能不但無法見到教學成效,反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彈性」是很重要的,保持自己的彈性,因應不同的教學環境,才能產生所謂的教學品質。

 

 


應華109         盧韻甯            40585118I

回應講師在上課提出的問題:語言的負遷移

遷移是指學習者本身母語或已習得知識的會在習得第二語言時造成干擾。這種干擾有正面和反面,稱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是指學習者以母語存在的語言架構或發音協助自身學習第二語言,並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負遷移則是學習者用母語的語言架構或語音來發與目標語相似的音,結果使其習得的第二語言發音不準確、有母語色彩,對習得外語有不好的影響。

 

 


40585124I   應華109  吳穎琪

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負遷?如何避免?

如果是在母語環境下學習第二外語,而且學的時候都會用母語來拼音和翻譯來理解字的意思,剛開始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新奇有趣,但也會在練習口語的時候感到害羞而三緘其口,而且時間久後,學到語法這些沉悶繁復的東西時,就會慢慢失去耐心動力,覺得超出我的學習範圍,就半途而廢,不學了。我們在學外語的時候,首先是要聽,然後從中模仿學習,然後不斷累積單字和句型,第二外語才會慢慢成形,所以聽力是學語言的開始,我們可以透過音樂、電影、網上平台來學外語,如果在金錢上有一定的能力,也可以直接到外語國家留學,還可以體會當地文化和本土語言。學外語先建立正確觀念,每次犯錯,語言的界線就更明確,說的越多,進步也越快,老師如何令學生對學習外語的該國家感到好奇,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新加坡的華語教育應該怎麼改善  應華109  薛育珊  40585129i

 

在課室有聽老師大概說明新加坡華語教學趨勢。新加坡前任總理李光耀曾批評:「說華語時會觸動的是中國文化」,因此大部分民眾從新加坡建國以來都是一直以英語作為當地母語。大部分當地華人都用著英語溝通只是偶爾用幾句華語帶過和中間摻雜福建話等或許認為學華語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在心裡方面會排斥學華語甚至不願意去學華語,也因為是英語系的國家產生優越感這只能說當地人民不重視華語,當語言不純粹就會失去說華語的意義。政府應該加強人民有著學習華語的興趣,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重視華語文的教育,政府極力推廣華語教育政策其中必須從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都一定要有與華語有關的相關課文還可以運用媒體來增加聽書讀寫的能力。在新加坡的電視劇用標準的華語配音播出,在字幕會有英語和華語字幕來學習華語聽和講。新加坡人民學習華語都會採用中國的漢語拼音發言和運用簡體字,在學習華語方面會比繁體字來得容易。家長應多讓孩子們開始學習華語而不是去阻止孩子們去學習。有了家長的鼓勵孩子們會更有信心和動力去學習華語。新加坡跟馬來西亞一樣都有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等無論是哪一種種族都應該去學習。


語言產生負遷移             應華109              張曉萍 40585225I 

 

Lado 在 1957 年《跨文化語言學》中指出:凡跟學習者的母語相似 的項目,對他們就比較簡單;而和他們的母語不同的項目,學習起來就很困難。他提出第二語言習得的對比分析假說,並建立起對比分析理論系統。 他認為學習者在學習第語言的時候,本身已形成了一整套母語的習慣,因此就存在著母語習慣的遷移問題。在學習中已獲得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等,對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影響,若為積極、有利學習的影響則為遷移,起阻礙作用的稱為負遷移,也稱為干擾。兩種語言結構特徵相同之處會產生正遷移,而兩種語言的差異則會導致負遷移。負遷移造成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困難與學習者的錯誤

母语对第二语言产生的负迁移多种多样,成因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习者来讲,他在学习母语时已经积累下来一些语言学习的习惯,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母语词汇、语法等结构。所以,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学习者自然而然地会将母语的相关规则应用到新语言上。但是,由于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语言结构不同,母语语法规则势必会导致新语言学习的一些错误,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如何增進新加坡的華文教育?                                                                      應華109                                                       彭晨芯 40585125I

 

要增加新加坡的國語我自己想到就是急需的提振,其中之一是來自政府的推動。

- 政府應該加強人民有著學習華語的興趣
- 每一個學校從國小, 國中, 高中, 甚至大學要學華文必修課程為了成為第二母語.
- 鼓勵每一個人民更多加油, 更多熱情, 並用心學華文。
- 並實施有效的學習華文的系統。

 

身為華語文老師應該如何因應不同教學環境     應華109 張為貞 40585209I

在進入應華系之前應該就要有心理準備,我們不只會到外國教書,還會到不只一個國家教書,也該知道每個國家學生語言學習能力不同,而且每種語言的發音也不同,華文又是一種發音和字型都很複雜的語言,要教會一個過去從沒接觸華語的外國人學會實為一個大工程。每到一個不同環境首先要先了解當地文化、語言以及口音,還要瞭解到學生的各種需求,如果一個學生只是想學會日常溝通或許就不用在艱澀的中國古文學鑽研太久,而在教材方面耶要貼切學生的需求,如果能從他們熟悉的生活文化很容易產生共鳴,而且也能學到比較實用的課程,畢竟並不是每個學生有要來台灣或其他東亞國家的需求,若教什麼夜市文化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用不到。發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像老師上課說過的,巴拉圭的人是分不清"ㄉ"和"ㄊ"的,但是最後發現只要從有無氣音來區別,他們很快就學會了,就這樣看來其實要學會中文發音並不難,但這就要考驗一個華語老師的能力了,是否能對症下藥,切中學生的問題所在。當然還有很多方面要注意,但總言之,我認為身為一個華語老師,到了不同國家就要設法融入當地,並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我們母語者看來很稀鬆平常的事在有時外國人看來是非常困難的,在我看來優秀的適應力、觀察力、隨機應變能力,都是華語老師為因應不同環境需具備的特質,也是我現在努力的目標。

--------------------------------------------------------------------------------------------------------------------------------------------------------------------------------------------------

回復老師上課問題               40585201I林芷宇

語言的負遷移產生

當語言學習時,母語與目的語之間產生干擾的現象,又稱為語言干擾。在學習者不熟悉目的語的情況下,只能依賴母語的經驗和知識,使學習華語時受到母語的干擾,例如表現在華語語音上,如日本學生不分「p」、「f」;表現在詞彙上,外國學生會說:「這隻豬很胖」,諸如此類的現象。當母語學習者在母語完備時,再學習外語,都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擾,這是母語教學部嘿產生的現象。如果想要解決的話,我認為密集的練習以及第二外語學習環境要夠好,常聽常說才可能有機會進步,一位書面式教學是無法成功學會。

 

心得感想                   應華109 鍾綺 40585217I

這次老師上課的主題是邦交國—巴拉圭。令我最有印象的是,老師提起他在巴拉圭學校教中文的經驗。其實,在巴拉圭學中文的人數也不少,尤其又是我們的邦交國。在文化上,我們也有很多的交流。而在中南美洲除了巴西以外,其他多數國家都是講西班牙語。巴拉圭也是說西班牙語的國家。然而,因為巴拉圭講的是西班牙語,在中文的教學上就不能用漢語“拼音”。如果用漢語拼音就會造成語言負遷移的現象,也就是第二語言受到母語的影響,在念漢語拼音的同時而使用西班牙語發音的方式。所以,老師發現在巴拉圭學習中文,需使用“注音符號”來教學。這也是聽完老師的分享之後,才有了不同的發現和瞭解。原來,在不同地區教中文,需要瞭解當地的語言使用習慣,進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融合當地的文化,這是我們身為華語老師應有的能力及專業。

 

———————————————————————————————————————————————

語言的負遷移               交换生     90599178X     金廷洙

 

遷移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母音跟目標語互相幹擾。我已經自己體會到了這樣的情況。我剛剛開始學中文的時候,透過幾本書學習了中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漢語水平也提高了。但是我到台灣以後才發現了我的發音有很多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錯誤的學第二語言方法。大部分的人在自己的國家學習第二語言,所以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以外,很不容易用第二語言。這樣的話,結果使其習得的第二語言發音不準確、有母語色彩。爲了避免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早期去目的語言的國家,然後在那個國家學習第二語言。如果不能直接去那個國家的話,可以透過目的語言國家的電影,音樂,網上平台來學外語也很好的方法。

 


巴拉圭的華語文教育          應華109 吳佳芸  40585203I

        這次的課堂請到了陳老師來為我們演講,我覺得這次的課堂內容相當特別,因為一般人不會想到要在巴拉圭做華語教學,雖然之前有在課堂上學過,知道巴拉圭為台灣邦交國之一,也知道其恰巧是台灣的對蹠點,但卻完全沒有想到在巴拉圭也有相當興盛的華語教學。老師先介紹了巴拉圭的地理環境、貨幣和美食文化等等,讓我們對這個國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由此慢慢帶入這次的主題--華語教育。其中我對於老師所提出的,語言的負面遷移有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長時間在當地生活,當你的生活環境完完全全都是這個語言時,這個外語能力才會有大幅進步。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我卻是今天才第一次聽到這個情形的專有名詞,若是在不純粹的環境下學習外語,恐怕學習了數十年都比不上直接在當地生活一年來的有用。


為何語言會產生負遷移?         應華109                 梁喜麗  40585223I

 

談到產生語言遷移,每個外籍生來到別的國家一定會有一些干擾的感覺,因爲還不能夠熟悉語言的情況,只能依賴在自己母語的經驗與知識。對我而言,無論有語言干擾,他們日常生活在華語的環境,一定會漸漸進步,慢慢在環境上學習語言。由於語法,詞彙,語音,漢字等,有不同與其他的語言,再對比語言狀況,學習者有完成學母語,在學別的語言,一定會產生一些干擾。

 

 

--------------------------------------------------------------------------------------------------------------------------------------------------------------------------------------------------

 

在不同環境中教學  華語文教師如何因應                   應華109            趙德林 40585227I

  

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我個人覺得作爲一位華語教師首先要做好能即時適應環境的措施。在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裏要有着很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很棒的人際關係,兩者不可缺。在教學方面要能因應學生的學習程度的不同,而給於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瞭解一下學生的家庭背景,增加對學生的認識。

在教學方面希望老師做有個教學的計劃。希望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後會達到怎樣的成效,或是希望在一周後學生能認識到幾個生字等等。當然有着教師的教學計劃也要有個教學的檢討,檢討在教學方面有哪些方面還沒有圓滿或是還可以加強的教學方法,課後做檢討及反思。

當然在教學之餘也希望教師們能夠參加一些有關教師在教學方面能提升教學方法的活動及一些當地以及國內外的教師培訓,藉着這些培訓來提升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吸收新的教學方法等等。

———————————————————————————————————————————————

為什麼產生語言負遷移?如何避免?                           甘文慧    40585228i

            語言負遷移主要出現在學習者習得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出現。遷移在這裏是說先前的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起了干擾作用的影響,其效果是負向的,被稱作負遷移。由於現今的社會人們對語言有了追求都會想學多幾個語言,不論因為工作需要或個人興趣而研習不同國家的語言。在這過程中,語言產生語言負遷移是因學習者在學習外語時,受其母語影響使學習者掌握和運用外語進行產生障礙,對外語習得產生的不利的、消極的影響而產生負遷移。

避免方法學習者可注重第二語言的習得,即自然地去學習了解當中的意義,而不要只著重第二語言的語法規範,在這方面成人較難去避免,因為他們都會著重詞彙運用而忽略了當中的意義。此外,減少用母語的輔助,能避免對第二語言的干預,也能使學習者運用更多的第二語言。但其實避免

 

————————————————————————————————

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負遷移? 要如何避免?    企管109 40557012o     楊雅淇

語言負遷移,代表的是學習外語時,與母語接觸,產生了母語與外語交錯干擾的現象。通常發生在,學習外語時,居住地與生活接觸的環境是母語,因此,常常使國人在學習外語時,會使用母語發音去學習外語,導致有時候會產生大家俗稱的「臺灣腔」、「印度腔」,甚至是「大陸腔」。

如何避免語言負遷移的狀況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將人放置在外語環境中,比如說「從小在美國長大,英語發音肯定最接近美國人」。所以才有老師舉的例子,「臺灣或中國人教外國人中文,肯定比外國人教外國人來的有效」。這也是為什麼,在世界語言英語的狀況下,越來越多國家的學校,多了許多的外師課,也就是用英國或美國人擔任英語老師,這樣學生從小學習英語的環境與發音,想必能讓語言負遷移的現象改善許多。

 


從陳老師的教學經驗看教學相長                    應華109   40585127I   鄭綺婷

教學相長,往往是說的容易做的難,而陳老師正好成為我們優秀的模範。

 

老師於巴拉圭教授華語的時候,發現當地的語言和文化造成學生在學習華語時的障礙。他從學生的學習障礙中找出問題所在,從而製定適合當地學生學習華語的教學方法,並將此經驗帶回臺灣作研究與分享。老師的親身經驗除了讓我們得知於海外教授華語的難處外,更讓我們看見身為教師的他如何在陌生的環境裡自我充實與提升,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亦以學生的態度學習該地的語言與文化,積極融入當地的生活環境,透過互相了解和彼此尊重,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與互動關係。老師更以自身的經歷令我們明白到教學並非單向的傳遞,而是雙向的交流,在教授的同時亦需不斷自我反省與學習,從而作出自我修正與改進。

 

這正是身為海外的華語教師需要具備的教育與學習態度。


為何會產生語言負遷移? 如何避免?                                                                                                                          應華109 40585108I 陳思羽

我認為語言的負遷移很大一部份源自於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當學習者習慣以母語來學習新的語言,很容易就會將自己的母語思維投射到外語的使用,如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須逐漸減少以中文來理解的部分,並加入當地常用俗語、搭配電影或影集等方式,以弱化母語對外語的干擾,並且習得更貼近外語人士實際運用的情形。因此我認為,語言的負遷移雖然是一個

容易產生的語言學習障礙,但只要能盡量創造真實的語境,如實際與外語人士溝通、以外語去理解新的外語辭彙等,讓學習者能夠跳脫母語的說話習慣,並去熟悉外語的使用方式,我認為將能幫助改善語言的負遷移現象。

 

-------------------------------------------------------------------------------------------------------------------------------------------------------------------------------------------------------------------------------

上課心得    應華109林玉昕 40585211I

 

我聽完老師分享的故事和觀念後,最令我警惕的是關於學習語言的重要性。我在上大學之前一直專注在學英文,總覺得學好英文就好,其他語言對我來說太遙遠。但上大學後,班上很多僑生,有香港、馬來西亞、日本等等,他們嘴上說著不同的語言,當他們說著非中文時,我有種被隔絕的感覺,並且覺得他們很厲害,都會講三種以上的語言。反思自己還停留在台灣讀書,還是只會中文、台語、英語。老師強調了現在世界上的最需要學的語言為英語、華語、西班牙語,多一種語言,就可以得到多一種交互的關係和優勢。為甚麼學習語言重要?我認為是國際化所衍生的需要,世界在各方面流動,地理因素已經不是阻礙,我們發明飛機、船來克服。我想語言才是中間最重要的阻礙,雖然在未來口語翻譯機可以克服,但是如果要深入不同國家,真正會使用當地語言才是融入的最快途徑。在未來如果從事華語教學,學習語言的目的即是如此,因為懂得對方的語言,所以調整教學、所以能更深刻了解問題。因此,期許自己在畢業前能學會一種新語言。

 

 

上課心得                   郭健敏 應華系 40585132I

陳老師的對巴拉圭的華語教學演講令我眼前一亮。巴拉圭的學生大部分都懂得三種語言甚至更多,這讓我好好反省自己只懂華語粵語和英語的我是否應該學習多一種新的語言來增值自己呢。

同時,老師說在巴拉圭教學生華語,需要用到的是注音符號並非漢語拼音。因為使用用漢語拼音的教法會令語言負遷移的情況出現。這才讓我知道原來面對不同國家的學生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先要考慮他們的母語情況,再訂立一套最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這亦牽涉到一位華語老師在面對不同的教學環境中應該怎樣去教學。在我的角度認為,華語老師應先要具備良好的解難能力和探索力。由於在面對不同的教學環境,出現的困難的確不少,擁有良好的解難能力是必須的;另外,在面對不同的教學環境,新學生的狀況特別多,怎樣才是最適合他們的學法和基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下,老師應俱備探索能力去了解學生及當地的華教情況。


身為華文教師,要如何因應不同的華語教學環境              應華109      簡莛竹    40585202i

 

作為一個華語老師,除了教學方面的知識與專業必須不斷累積,對於其他文化的尊重與認知也必須與時俱進,這不僅是一個華語老師,也是一個地球村民必備的觀念。假若我們不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便很難融入其社群,這對學生對於老師的態度和專業認同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當我們成為一個在國際間傳播華語的角色,理所當然該具備兼容並蓄的世界觀,分享自己的歷史結晶,也能欣賞他人的文化之美。

---------------------------------------------------------------------------------------------------------------------------------------------

為何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應華109彭于珊40585107I

遷移一般指的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先學得的知識和經驗對後來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遷移分為兩種:一種是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在語素或句法等方面類似或一樣,對後者的學習會產生促進作用(正遷移);反之就是負遷移,也稱做干擾。分析發現,在中國考生準備雅思考試的過程中,負遷移主要指的是因漢語與英語屬不同的語系,在詞彙、句法、思維模式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在英語學習中,漢語的習慣會自動地首先出現在學習者腦中,潛意識中對英語產生影響,尤其體現在書面產出上。

我認為多使用互動式的教學可以比較容易避免負遷移,另外多聘用與學生相同母語的老師也可以避免。


上課心得   應華109 40585103I 陳禹儒

老師是在巴拉圭教中文,那在離我們相當遙遠的南美洲,是一個我從沒想過的華語教學的地方。我才發現其實我們都局限了自己的發展,我們將眼光放到歐洲、北美洲、東亞、東南亞,卻從未想過大洋洲、南美洲、非洲。聽完老師的演講,我才覺得自己眼界的狹小,我總是把主流、先進的國家當作自己未來要去當華文老師的地方,也認為只有這些國家才有需要華文老師的需求。老師的經歷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了解到跨了半個地球遠的南美洲巴拉圭這個國家人民的特色與他自己語言的學習,還有真正在海外教學的經驗,並告訴我們有關教學上會遇到的難,是一場很棒的演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甚麼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應華109楊名霖 40585220I
的負遷移主要是由於學習者的母語與學習目的語之間的不同所引起的差異,這種差異對學習者來說會是一種困擾。像是日本人不容易發出捲舌音,美國人容易搞混形容詞,如“pig is fat”他們可能會翻成豬是胖的而不是豬是肥的。解決方法有:讓學生沈浸在學習語的環境,如請母語老師教導,並叮嚀學生溝通只可說學習語,以加速學習。

 

 

 

 

 

如何增進新加坡的華文教育?                                                                      應華109                                          李昶誠 40585131I    

假如要增加新加坡的國語,政府應該提升人民學習華語的興趣,例如引進新式的教學方法、嘗試騁請年資較淺的教師,以推行新式創意教學、提供專業的華語培訓、增加資金等。根本性地提升人民學習華語的興趣。另外,也必須在工作及生活中提供須使用華語的機會。總結而言,就是必須從政府著手做起。

 

 

 

祖欽老師教學的心得分享 應華109乙 黃媤嬣

巴拉圭,對我來說,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家,經由祖欽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原來巴拉圭是非常需要華語教師資源的國家,也因此大大拓展了我的眼界。由於巴拉圭為台灣的邦交國,而時有交流。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但是其潛在的發展,卻不可小覷。前往一個陌生不熟悉的國家教書,實在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不曾接觸的文化與生活環境,必須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調適。
聽了祖欽老師分享在巴拉圭生活的點點滴滴,增進我想要出去闖的決心,尤其是選擇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國,融入他們的文化與生活。

-
在不同環境中教學 華語文教師如何因應
身為華語老師,會到各個國家教書,因此面對環境的不同,也該調適好自我的身心,應培養強大的包容力與適應力,並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變策略,以學生的角度出發,找出良好的方法,使學生更加容易學好華語,而不該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一貫的強壓硬記,應搭配好的材料與方法,才能使學生學得愉快,老師也從教導中成長,相得益彰,才是教與學的真諦。

 

為甚麼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應華109 Michael Lui 40585231I

語言會產生負遷移的原因是學習者自己的母語與外語產生衝突,比如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會不標準就是因為許多英語的音調日語中并沒有,導致出現語言負遷移。我認為語言負遷移的問題必須透過時間沉澱,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才能解決。


應華109                                                                  劭晴                                                    40585232I

題目:爲什麽語言會負遷移?

      所謂的語言負遷移就是表示母語的語言規則不符合外語的習慣,對外語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對於一名不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習者而言,一個新的語言是新鮮的,卻也是困難的。在中文的字典裏,有許多的語法觀念必須要掌握,而這對於外國人來説是相當有挑戰性的。要學習好一種語言,必須完全明白那個字的語音,語匯,語法,語意,這不僅僅是將字學好而已,而是要完全能夠運用。但是天下沒有辦不到的事,在現今的社會裏,依然存在著許多可以講的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人。所以,語言的負遷移實際上不是最大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者必須剋服自己的内心,調整自己的心態,衹有這樣,語言才不是語言,而是一種在生活上實質可以幫助我們的工具。


 

應華107 陳顗行 40385123I

1. 母語負遷移

遷移(transfer)一般指的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先學得的知識和經驗對後來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遷移分為兩種:一種是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在語素或句法等方面類似或一樣,對後者的學習會產生促進作用(正遷移);反之就是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也稱做干擾(interference)。分析發現,在中國考生準備雅思考試的過程中,負遷移主要指的是因漢語與英語屬不同的語系,在詞彙、句法、思維模式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在英語學習中,漢語的習慣會自動地首先出現在學習者腦中,潛意識中對英語產生影響,尤其體現在書面產出上。



90599162X 交換生 金垠旼

語言的遷移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正遷移即舊有的知識能夠幫助和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反之,如果舊的知識、經驗會去妨礙新知識的獲得的話,及所謂負遷移。會產生負遷移的原因是因為: 兩種語言中的對應結構有差異或沒有對應結構,此時母語就會對另一種語言的學習產生干擾和抑制作用。為了避免負遷移現象,必須將母語和目標語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兩者差異並試著解釋和預測非母語學習過程中,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錯誤來避免負遷移的產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負遷移 應華109 黃于芮 40585205I

   即使在台灣許多的學生是從很小的年紀就開始學習英語,可是實際上到了國外,很多人仍無法流利的和外國人對話,一口濃濃的「台灣美語」或是口音不對、文法不對、字詞使用不當等等情況,這就是明顯的負遷移現象,相對地當外國人學習中文時,也常常會詞語次序排列不當,讓大家啼笑皆非的窘境,但是其實我認為這是非常正常、自然的情況,其實要能夠流利地用一種語言,不單是在課堂上或書本中學習,實際上的運用也是相當重要。

  就以我朋友為例子,他在國三那年決定畢業後要去德國進行一年的gap year,但其實他只學了幾個月的德文,連基本的生活對話都不太流暢,大家都相當擔心他是否能在德國度過接下來的一年呢?沒想到一年後,他回來開心的和大家分享在德國的回憶,他說剛開始的確很辛苦,但是漸漸地就學會如何應對,到回來前更認識了很多好朋友,而且課業成績也相當亮眼,如果不是真的到德國生活,努力適應德國的環境,一樣學一年的德語是沒辦法有這樣的能力的,所以我認為可以避免負遷移的方法之一是讓自己親近欲習得語的環境,讓自己多使用該語言、親近當地文化,那時候我朋友有特別方享一點,他說他後來腦中思考都用德語,漸漸的,口中說的德語就和大家一樣,基本的溝通都沒有問題了

*負遷移:主要是指學習者在習得第二語言的過程當中,由於有些目標語的結構是母語所沒有的,於是學習者會很自然地使用母語的結構來代替目標語,結果讓學習者的第二語言帶有濃厚的母語色彩,這種把母語的語音帶入外語導致發音不準確或「鄉音」濃厚的情形,屬於負面的影響,所以稱之為「負遷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負遷移? 要如何避免?   應華107 楊小津 40385222i

語言遷移其實應該算是二語習得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現象,它有正、負兩個面向,究其原因來講,以華文學習者為例,主要是因為二語學習者的母語和華文所屬的語系不同、且差異明顯,因此使學習者無法連結在母語學習上的經驗和認知,以正遷移的方式來彌補現階段在認知不足狀態下形成的語言習得錯誤;語用錯誤是比較常見的,在學習者未能精熟目的語前是個必然的階段,只有早晚不同,但無法從根本上去避免,最可行的方法是結合學習者自身的潛能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四技去縮短負遷移的影響時間;也有學者建議從母語與目標語相近或相反的語言特性下手進行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負遷移? 40585106i陳寧

每種語言都會受該文化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特色和差異,因此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會受到母語的影響,而互相干擾,稱之為語言負遷移.

而要改善這樣的狀況,就是在目標語的環境下直接學習,學習後能直接運用,習慣後就能減少語言負遷移的影響了.


回覆老師上課問題:為何語言會產生負遷移?如何避免?   40485901I 蘇珮瑜

遷移(transfer)一般指的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先學得的知識和經驗對後來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遷移分為兩種:一種是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在語素或句法等方面類似或一樣,對後者的學習會產生促進作用(正遷移);反之就是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也稱做干擾(interference)。

母語對第二語言產生的負遷移多種多樣,成因也不盡相同。對於學習者來講,他在學習母語時已經積累下來一些語言學習的習慣,在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母語詞彙、語法等結構。所以,在學習一門新語言時,學習者自然而然地會將母語的相關規則應用到新語言上。但是,由於母語與第二語言的語言結構不同,母語語法規則勢必會導致新語言學習的一些錯誤,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85206i 應華109 張莘培

語言遷移

  根據奥蘇伯爾(DPAusubel)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遷移是一種認知活動,體現了個體主動的心理加工過程。一些研究者將遷移概括為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經驗對其他學習的影響,是新經驗的整合過程(馮忠良,1992;姚海林,1994)。這種整合過程可以通過同化、順應與重组三種方式實現,其實質是原有認知結構與新學習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遷移是不同學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存在於各種内容、各種形式的學習中,同樣也存在於語言學習中。就語言遷移而言,既包含不同語言之間的遷移,即語間遷移(inter-language transfer),如漢語和英語之間的遷移;也包含同一語言内部的遷移,即語內遷移(intra-language transfer),如英語詞彙學習對閱讀理解、英文寫作的遷移。原有語言知識對新語言知識學習產生影響的現象就是語言遷移。無論是語内遷移,還是語間遷移,都存在著正的或負的同化性遷移。促進新知識學習的遷移稱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阻礙新知識學習的遷移被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__(楊紅娟,2001)。

  從心理語言學角度推測偏誤主要源於四個方面:

(一)第二語言交際中,若詞彙量不足,學習者採取造詞、釋義和借用等補償策略,這可歸入「溝通策略」方面的偏誤

(二)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母語本身或母語文化產生的負遷移

(三)目的語知識泛化所造成的偏誤

(四)教材教學中重視詞彙的高頻概念義,忽略低頻概念義及修辭和內涵義,使各類詞義在心理詞庫中以不同權重分佈,造成學習者詞義習得不全,從而產生偏誤。

 


語言的負遷移    應華109 呂昱緹 40585207i

 

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並對其起到積極促進或消極干擾的作用。母語由於與外語的相異成分而對外語習得產生的不利的、消極的影響叫做負遷移,是學習者掌握和運用外語的障礙。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舊有知識、習慣影響,而在學習新的外語時,套上舊有的認知。所以在學習第二外語時,常常會出現單字文法的錯誤使用,或是以母語的文法套用到外語上面。

 


語言的負遷移          40320121L  王俊顏

 

遷移一般指的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先學得的知識和經驗對後來學習所產生的影響。負遷移主要指的是因漢語與英語屬不同的語系,在詞彙、句法、思維模式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在英語學習中,漢語的習慣會自動地首先出現在學習者腦中,潛意識中對英語產生影響,尤其體現在書面產出上。要如何在學習二語的過程中,拿捏好文法,使得二語學習者不至於混淆一語與二語的文法是我們學習語言所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