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View
 

1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王俊顏 7 years, 8 months ago

 

卡斯楚

古巴與美國關係

哈瓦那

古巴禁運

古巴飛彈危機

驚爆十三天

拉丁文化

拉丁歌曲

拉丁舞

切格瓦拉


《拉丁舞》                                       40585136I   盧靖珺  應華109

  拉丁舞(Latin Dance)是一種很特別的舞蹈,裡面包括五支舞,分為恰恰、桑巴、倫巴、牛仔和鬥牛。拉丁舞在國際標準上也被稱為體育舞蹈,因為它具備了爆發力、極強的風格及技巧這些特點,並且有很大的競技體育舞蹈發揮空間。因此,拉丁舞已被列入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此外,拉丁舞於2014年11月12日申請進入奧運會,至今還在審批階段。

  為什麼拉丁舞包含了這麼多種舞蹈?其實它的起源說起來是有點複雜,但很特別,它的每一個舞種都起於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背景、歷史和發展,不過它們大多數都來自美洲地區,而且它們又是三種文化的融合體。他們分別起源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如在20世紀的英國、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

  拉丁舞中最具位代表的舞蹈是倫巴,源自於古巴,音樂為4/4拍,節奏是2,3,4,1。恰恰則起源於墨西哥,音樂也是4/4拍,每分鐘的速度31小節。接著,桑巴舞源於巴西,音樂為4/4或2/4拍,速度比恰恰快,平均每分鐘51小節。鬥牛舞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它起源於法國,卻發展於西班牙,它的音樂為2/4拍,每分鍾時數62小節。最後也就是牛仔舞源自於美國,他是一種叫“吉特巴”的舞蹈發展而來的,是一種很耗體力的舞蹈,音樂節拍為4/4,速度每分鐘為43左右。

  最特別的是,古巴是拉丁舞和拉丁音樂的發源地。拉丁音樂和舞蹈在最初的時候其實只是人們為了慶祝勝利或者豐收的一種表態,後來漸漸發展成年輕人互相表達愛慕之意的一種方法。隨後,拉丁舞的服裝要求是休閒、浪漫、隨意,因此穿著上需要注意款式、風格和花樣是否與拉丁舞吻合。穿著時主要體現出隨意但得體,配上鞋的顏色大小注意整體的協調和吻合。

  其是拉丁舞將就很多東西,從技術上到外觀,都是需要很多經驗並且去學習及練習得來的,學習拉丁舞有助於身心健康及平衡,想要瘦腰的女生都會考慮去學拉丁舞。從服裝上的搭配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因此拉丁舞是一種很時尚的舞蹈哦!


切格瓦拉                          黃家安40585208I 

切格瓦拉出生在上層社會,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而年輕的切格瓦拉原本的身分是個醫生,。有一天,充滿熱情的他決定騎著摩托車環繞拉丁美洲一圈,然而一路上他受夠了可憐的平民老百姓遭到欺侮壓迫,因此毅然決然地放棄醫生的身分投入革命。他除了以個人身分參與或領導拉丁美洲各地的革命活動,也與古巴強人卡斯楚結為好友。

我還蠻欣賞切格瓦拉的個性,他很單純、充滿熱情、身上流著奔放的拉丁民族血液, 他看見了拉丁美洲窮苦百姓真實的生活,雖然他採取的方法很激烈,但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好像也只有革命是唯一的一條出路,只有革命能一次解決當下所有的困境與問題。(當然,要先拋開革命後產生的影響與後續處理)切格瓦拉說過,他認為革命是不朽的,從拯救百姓脫離壓迫的方面看來,這樣的革命目標的確是不朽的。


 

美國與古巴        應華109                    黃安妮                                 40585135I

 

古巴強人卡斯楚掌權後就向蘇聯靠攏。於是美國與古巴的關係就降至冰點,更曾一度把世界推向核戰邊緣。196210月的古巴導彈危機,被視為冷戰時期的重大轉折點。當時雙方只僵持了13天(人類歷史中最危險的13天),船艦更曾發生衝突,差點就要開火。最後美國和蘇聯在秘密談判中達成協議,才換來和平。這13天的發展塑造了日後美國與古巴的關係,直到去年才從新和好,打破外交僵局,也等於宣告舊時代的落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緬甸街                     應華109                   李娟翊                    40585224I

 

緬甸街是一個由緬甸人、雲南人、福建人等組成的區域,生活在緬甸街的人都以緬語交談,去緬甸街,可以看到緬甸人的生活形態,那裡有好幾間奶茶(緬式)店,可以看到許多緬甸人坐在那邊喝奶茶邊聊天,而且可以吃到許多緬甸的傳統食物,以及雲南、泰國、擺夷料理,當然食物的口味都是偏重型口味,一般人可能會無法接受。在緬甸街,可以購買到緬甸報紙、緬甸歌曲、緬甸傳統裙、緬甸鞋子以及許多緬甸零食,雖然選擇性不多,但是足以供應當地人所需。緬甸可以說食物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可以從他們賣的東西了解他們的飲食文化。緬甸人通常非常喜歡吃鹹的乾魚類、乾蝦類,因為這些食物通常能夠保存得比較久,而且也很開胃。緬甸人也喜歡吃醃製品,例如茶葉拌豆(今許多人譯作茶葉沙拉),幾乎只要是緬甸人都會食用,可說是飲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的茶葉是醃製過的,而且緬甸人的食物有很多的油,這也是因為油能夠使食物保存得更久且不易發霉。緬甸人飲食文化的形成與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

 

--------------------------------------------------------------------------------------------------------------------------------------------------------------------------------

卡斯楚                                                               應華109      陳宛妤      40585215I

                我們所知的卡斯楚,就是斐代爾·亞歷杭德羅·卡斯楚·魯斯(西班牙語: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是古巴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古巴革命領袖,古巴共產黨、社會主義古巴和古巴革命武裝能量的主要締造者,曾任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和古巴部長會議主席。卡斯楚出生於古巴)東方省的一個甘蔗農場裡。他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父親安赫爾是西班牙移民,因為種植甘蔗的事業而算是富有的人,他的母親是位家傭。大部份資料都證明,卡斯楚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學生,對體育比對學術有興趣1950年畢業於哈瓦那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47年古巴政局動盪不安,校園裡也瀰漫著濃厚的政治氣氛,成立了許多政治幫派,這些組織對於那些渴望成為政治領袖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工具卡斯楚逐漸對於社會缺乏公正表示不滿,並加入了一個由奇瓦斯(Eduardo Chibas)成立的政黨。他參與了波哥大暴動,1953進攻蒙卡達兵營,1955年獲釋後,由於無法在古巴繼續革命的活動,卡斯楚離開古巴到墨西哥並成立七二六運動195911日,他率領起義軍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建立美洲首個社會主義政權,稱之為「古巴革命政府」,並出任古巴總理1976年廢除總統制後改稱部長會議主席)和古巴革命武裝會議總司令,開始他長達五十多年的執政,奧斯瓦爾多·多拉托則出任古巴總統1976年。卡斯楚1961年起擔任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第一書記。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與其他共產領導者,卡斯楚非常反對個人崇拜,因此,古巴的公眾場合很少能看到有關他的宣傳品。古巴時間2016112522:29(東八區112611:29),卡斯楚逝世,終年九十歲。他的政治思想被稱為卡斯楚主義卡斯楚傳奇的一生影響了古巴整個國家,甚至是這個世界。


古巴禁運                                                   應華109                 張曉萍 40585225I

 

美國對古巴實施了56年的禁運(embargo)措施,包括禁止貿易、凍結資產、限制旅遊、僑民匯款等,對這個加勒比海島國的經濟及人民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簽署法案,正式對古巴實施全面禁運。之後,古巴的農產品銷不出去,藥品等必需品也進不來。古巴開始針對食品、食用油等採行配給制度。古巴首都哈瓦那與美國東岸的邁阿密直線距離只有一百多公里,但在美國的封鎖政策下,兩地生活水準天差地遠。許多僑居美國的古巴人幾十年沒有辦法回故鄉,甚至連父母過世都無法奔喪。根據規定,美國人不能到古巴觀光旅遊,否則可能面對25萬美元的高額罰款。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巴也想出對美國觀光客招手的方法,就是讓來去古巴不留痕跡。古巴海關不會把入境章蓋在外國旅客的護照上,而是蓋在一式兩份的入境單上,入境時收一份,出境時收走另一份。2015年7月,古巴和美國正式恢復外交關係。今年3月美國總統歐巴馬歷史性訪問古巴,並在9月的聯大會議上呼籲美國國會停止對古巴的禁運,但目前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拒絕解除禁令。


黃劭晴      40585232I      應華109

議題:拉丁舞

在之前就一直有聽説過拉丁舞這類舞蹈,可是卻一直沒有機會真正接觸。拉丁舞屬於一種運動舞蹈,男生需穿長袖上衣以及長褲,顔色款式都沒有一定的標準;女生則多穿裙,布料上可以增加水鉆,主要以展現肌肉綫條為目的。之前,我一直以爲拉丁舞就衹是一種舞蹈。原來,拉丁舞並非衹是一種單一的舞蹈,它主要包含了恰恰恰,倫巴,桑巴,鬥牛舞以及捷舞。拉丁舞是一種特別的舞蹈,是國際標準舞蹈之一,因此學習此舞蹈必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希望拉丁舞可以繼續流傳下去,因爲它襯托出了舞者的高貴典雅,而這並不需要任何言語就可以感受到了。


卡斯楚                     應華109                                     梁喜麗 40585223I

 

卡斯楚是古巴革命领导人,從小時候的卡斯楚對古巴的歷史與軍事有興趣。他學完了法律系,幫助沒有錢的人作爲他們的律师。1952年,卡斯楚參加古巴的議會席位。但是,在選舉之前,巴蒂斯塔推翻古巴議會,並形成一個軍政府。1953年,卡斯楚和他的同事們試圖推翻軍事獨裁者。但是嘗試失敗,他被監禁。1976年12月卡斯楚成為第22次的古巴總統,他開了10.000新所學校。除此之外,我在找資料的時候,找到了個文章。裏面有寫以前 第一次印尼總統囌卡諾由以往古巴,見到了卡斯楚。那時候卡斯楚再問囌卡諾,問過如何成爲一個很好的國家,然後囌卡諾說成爲很好的國家,一定需要有豁出去的領導者。最近,2016年11月25號卡斯楚過世。現在卡斯楚(Raúl Castro)成爲古巴總統,替代了卡斯楚(Fidel Castro).

 

古巴飛彈危機           應華系109           彭晨芯 40585125I

古巴飛彈危機, 或又稱“十月危機”是在1962年10月14至28日期間發生的危機, 就是發生像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的結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危機來了它顯露之後,美國已經發起了豬灣攻擊(豬灣入侵)屬於古巴,在加勒比海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豬灣事件是一個到達,並計劃由美國資助,古巴人民在流亡在古巴開展西南推翻卡斯特羅政府於1961年4月17日至19日。入侵失敗,成為了肯尼迪政府的國際污點。雖然失敗了,這次襲擊已引起蘇聯的憤怒,因為共產主義世界的領導者,古巴人民自己。在1962年9月,赫魯曉夫,蘇聯總理,告訴美國總統,這對古巴的任何隨後的一次進攻將被視為戰爭行為。沒多久,在古巴的要求,蘇聯立即把裝有古巴核彈頭中程導彈。

 

古巴:社會主義的醫療理念和價值觀          應華109林玉昕 40585211I

 

在我上網搜尋有關古巴的相關資料時,我發現了古巴奇特的醫療品質和現象。根據關鍵評論網的數據顯示:古巴每一千人有6.7位醫生,在日本有2.3位,在美國有2.5位。這個數據顯示古巴有很高比例的醫生人數,且以歷史背景推估,大多是由古巴國內自行栽培。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古巴之前社會封閉,沒有太多資源卻能培育出眾多醫生,和印象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同。看似古巴好像不是完全的實施社會主義政策,但事實上,正是因為明確的遵行社會主義理念才能有此成果。古巴認為培育醫師是滿足社會基本需求的一部分,是每個人可以共享的資源之一,所以古巴在醫療教育上給予學費優待、密集的訓練和各種補助措施,以鼓勵年輕人從事醫療專業;醫生走入社區,細心以人工方式記錄病患的詳細狀況,以最傳統的方式判斷病情,訓練出經驗豐富且專業的醫生。我認為這顯示出醫療品質或專業和外在的設備無關,而是和投入的心思和人道想法成正相關,因此這正說明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吉是人道主義,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優先考量,古巴很積極地實踐了這個核心概念,並且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古巴文化部部長普利托(Abel Prieto)曾說:「在全球化的今日,應該被全球化的不是炸彈或仇恨;而是和平、團結、健康、教育、文化等等。所以,當我們的醫生去幫助其他國家時,雖 然他們的使命是給予醫療護理工作,但他們也承載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的團結思想,而這是(和資本主義)做本質上的思想鬥爭。」到底社會主義的概念都是負面意義,古巴的醫療制度就是個好的反例。(參考資料:古巴醫療公共化對台灣偏鄉醫療的啟示http://whogovernstw.org/2015/01/30/panxinrong1/)

 

 


在伊洛瓦底的一頓雲泰料理風味午餐          應華109 40585127I 鄭綺婷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於上個星期日有幸趕在下午兩點前走進伊洛瓦底點餐。由於恰巧碰上員工們休息用餐的時間,加上和善的他們並沒有催促我離開;於是,我除了可以品嚐一下到底何謂雲泰料理之外,也藉著這次千金難求的機會進行了初次的體驗和觀察。

 

伊洛瓦底,是位於緬甸南部的一個省;所以從店名已可見,這其實是一間緬雲泰料理的餐廳。而事實上,在伊洛瓦底的餐牌上,也確實有緬式風味的餐點。除了湯麵和拌面類外,最明顯的大概就是標明為緬式的奶茶。要說緬雲泰風味料理的特色共通點,也許是鹹、酸、辣,而我點的菜是清燉檸檬鯛魚,另送烏梅汁和椰漿紫米紅豆。這大概是比較能明顯嚐到緬雲泰風味料理如何融合台灣的飲食文化而作出調整與變化的餐點之一。這道菜主要以泰式風味製成迎合台灣口味的菜式,雖然是清燉,但酸的味道頗為突出,且帶有鮮甜味,酸酸甜甜的味道使鯛魚入口清爽且開胃,配飯更是一流。

 

在我默默用餐的同時,員工們也一起坐在大餐桌前用餐,似乎是泰式的咖喱飯,有員工手上戴著膠手套進食。他們之間進行交流或聊天所使用的語言是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若不是泰語,也許是緬甸語。但聽聞餐廳員工幾乎都是緬甸華僑,所以大概是緬甸語。而在與客人交談時,員工都會轉說國語。另外,似乎有不少客人是帶著孩子們來用餐,員工們也樂於與孩子玩耍,或與客人聊天。

 

個人認為,也許伊洛瓦底的料理並非特別美味的類型,但也頗有家常便飯的感覺,配上異國料理的風味,也實在值得一試(表示下次會試試咖喱飯)。 


40585124I    吳穎琪    應華109

拉丁語

拉丁語原本是義大利中西部、一個稱為拉丁人的部落的方言。公元前8世紀,羅馬成為拉提姆地區的中心,於是周圍各部落也自稱羅馬人。羅馬建國後,隨著國家版圖的擴大,拉丁語不僅在亞平寧半島取得統治地位,淘汰了其他親屬語言,而且作為官方語言推廣到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

羅馬帝國衰落時期的拉丁語發生了質的變化,最終變成現在   書面語而中世紀時,通俗拉丁語的地域則在此後數百年中逐漸分化,又衍生出了多若干獨立的語言十六世紀後西班牙葡萄牙勢力擴張到整個中美洲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稱「拉丁美洲」。

雖然現在拉丁語作為口語消亡了,但它作為歐洲社會的書面共同語持續使用了1000年左右。到現在仍有少數基督宗教神職人員及學者还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語。羅馬天主教傳統上是用拉丁語作為正式會議的語言和禮拜儀式用的語言,而且許多世界著名學者都曾用拉丁語著述,如:波蘭的哥白尼、法國的笛卡爾等。此外,拉丁語作為外交語言使用到18世紀,而醫學、生物學等領域裡一些學術的詞彙或文章至今仍然得以廣泛使用。


首都哈瓦那——古董車迷的朝聖聖地                                  40585112I 謝佩庭    應華109

                自從1898年美西戰爭獨立後的古巴,長期在經濟上倚賴美國,更曾是1940-50年代底特律各大車廠外銷訂單的主要來源之一,但隨著1959年卡斯楚上台後,美國開始切斷與古巴的外交關係,更對其實施長時間的禁運令,讓古巴民眾難以再從美國或其他國家取得新車。

※古巴禁運令

古巴強人卡斯楚在1959年革命成功後,在古巴建立共產政權,之後將在古巴的美國公民逾十億元的資產全收歸國有,引來美國報復性的制裁措施。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簽署法案,正式對古巴實施全面禁運,結束於2015年。

                如今美古關係解凍,哈瓦那也趁勢推出各類古董車系列旅遊,吸引全球車迷和雪茄迷前來古巴。哈瓦那街頭50年代美國古董車,還有7080年代,前蘇聯時期的拉達汽車滿街跑,這些觀光客最喜歡的古巴風情,就是貿易禁運令造成的,在沒有管道進口新車和零件的年代,古巴人想盡辦法維修這些老古董,才會有老車滿街跑的特殊景象。在古巴各類物品的專「賣」店未必看得到,但專「修」店絕對有,古巴人就是這麼的物盡其用。

 

 

卡斯楚、古巴飛彈危機        鍾綺 應華109  40585217I

卡斯楚掌權古巴49年,所以古巴人幾乎都知道“卡斯楚”這個名字。終身反美帝主意、奉行社會主義,躲過638次暗殺。因為他堅持反美,甚至同意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美蘇核武戰爭幾乎一觸即發,視為「古巴飛彈危機」。美國CIA視卡斯楚為眼中釘,設計了無數的暗殺行動,但卡斯楚都躲過這些暗殺。卡斯楚在2008年交出政權給他弟弟—勞爾。而近年勞爾為了救經濟,積極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於2015恢復邦交,此與他一生堅持反美主義相左,可顯示出古巴強人政權時代的結束。更進一步的是,2016年3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對古巴進行歷史性的訪問。

 

 



古巴與美國關係   薛育珊  應華109   40585129I

 

古巴與美國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美國政府對古巴一直採取敵視態度。1961年美國僱傭軍入侵古巴失敗後,美國和古巴斷絕了外交關係1962年開始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貿易和金融全面封鎖。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在第一任期内採取了一些改善兩國關係的積極政策,比如放寬僑匯和赴古巴旅遊等。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則在不同場合表示,古巴愿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和不危及獨立、主權和自覺權”的情況下与美國開展對話。除重啟移民談判外,美國古巴還在討論恢復直接通郵問題。美國與古巴開始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架從美國飛往古巴的客機準備啟程,這是自美國與古巴結束冷戰之後,首次恢復商務航空運輸。這對古美的關係進一步得到緩解古巴交通部次長說,這趟航班將是美國與古巴兩國改善關係的具體積極步驟


切格瓦拉                        應華109         盧韻甯            4085118I

切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本身是愛爾蘭裔和西班牙裔的混血。在醫學院時曾騎著摩托車漫遊正個拉丁美洲,這位青年在他這次壯遊時目睹了貧窮,讓他真正開始了解拉丁美洲的苦難和不堪,所以他決定改變。這次壯遊讓這位醫學院的學生成為中南美洲革命的倡導者,許多電影、詩歌、文章、歌曲都以這次壯遊為原型,發想、延伸,創造出傑出的作品。他後來先後介入瓜地馬拉、古巴、剛果、玻利維亞等地參與革命或戰爭。在最後在玻利維亞遭美國中情局逮捕,並處決。雖然一代英雄最後死於非命,然而他的事蹟和態度卻早已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徵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標誌。雖然後世給他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他在二十世紀帶給世界的巨大影響,尤其是在中南美洲,在不分地域甚至將他奉為聖人般的存在,可見其在生前的事蹟之驚人。

 


驚爆13            應華109        40585121I             鄧雅文

『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是根據當年的新聞報導、學者分析、白宮會議錄音,以及CIA內部分析文件編排出的。這是一個在冷戰時期震驚全世界,叫所有人永遠難忘的史實故事。當時美蘇兩大強權對峙,他們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世界各國密切關注,更別說是一觸即發的核子戰爭。整部電影過程中的懸疑、緊張氣氛,非局外人能想像,也深深震撼人心。

歷史回顧到196210月中旬,華盛頓的美國情報官員在進行例行情報資料分析時,無意間從飛臨古巴上空的U-2飛機所拍攝照片中發現了問題。經過他們反覆的確認,證實蘇聯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聖克利斯托瓦爾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導彈和運載核武器的伊爾-28重型轟炸機。從這些基地發射的導彈,可以擊中除了西雅圖之外其他所有美國重要城市。此時,美蘇之間政治、軍事的傾軋關乎整個世界,一邊是蘇聯極具挑釁的行動;另一邊是美國華府內部的聲音,主戰的鷹派希望決一死戰,也叫甘迺迪總統頭痛不已。就這樣,當時世界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一場危機,將整個世界帶到了核爆災難的邊緣。幸好在這個「只要作出任何錯誤的決定,我們將會沒機會看到下一個日出。」的情況下,甘迺迪總統和他的幕僚用勇氣和智慧化解了這一場危機,也帶給我們許多省思。

參考資料:http://reader.roodo.com/yeslearn/archives/2584242.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美關係      應華109 劉珈瑜40585115i

美國與古巴在斷交超過半世紀之後,雙方開始推動關係全面正常化,恢復邦交並互設大使館,加強旅遊與經貿往來,兩國高層官員也將互訪,華府將透過國會修法解除對古巴的禁運(embargo)。換言之,美國與古巴長達65年的對峙交鋒將畫下句點。這是一項歷史性的突破,可望奠定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際政治史上的地位。歐巴馬指出,過去幾十年美國孤立古巴的政策已經失效,需要採行新的作法。不過他也強調美國會持續關注古巴的人權問題。

勞爾.卡斯楚表示,古巴與美國雖然仍有許多歧異,但兩國應該學習如何以文明的方式和平共處,「歐巴馬總統的決定,值得古巴人民的尊重與認可。」勞爾.卡斯楚也在16日與歐巴馬通電話,敲定協議細節,兩人講了近1個小時,這是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以來,兩國領導人第一次直接通話。古巴與美國雙方關係正常化之後,除了互設大使館,旅遊與金融業務限制將進一步大幅放寬,經貿往來可望活化,為古巴帶來可觀的外匯,眾多長期分隔兩地的古巴家庭也可望團聚。不過如果美國要完全解除對古巴的禁運,必須經由國會修法,屆時可能會遭遇共和黨保守派反對。

古巴是加勒比海最大島國,由1600多個島嶼組成,屬熱帶雨林氣候,距離美國最近處僅150公里,面積近11萬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3倍),人口約1117萬人,說西班牙語。古巴最重要產業是旅遊、雪茄、蘭姆酒與蔗糖,並以音樂(爵士樂)、體育(棒球、排球)著稱於世,而且教育和醫療水平都相當高。

 

---------------------------------------------------------------------------------- 

古巴与美国的关系     交换生 90599178X 金廷洙

古巴因位于美国和南美洲之间的原因,历史上与美国有着非常深的关系。可是,美国解散了古巴的独立军,廉价买下古巴的土地等渐渐吞食了古巴。好不容易从西班牙独立的古巴不得不在美国的统治下,过着困难的生活。之后,苏联帮助古巴,断绝了与美国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在美国权利下的其它国家也与古巴断绝了关系。苏联为了威胁美国,在古巴设立导弹基地,从此,美国为了完全孤立古巴的经济,开始进行经济封锁。直到最近,古巴开始开放,与美国的关系也在逐渐恢复。

 

 


 

古美關係   應華109徐嘉妤  40585116I

在兩國彼此的獨立運動之前,雙方曾有過共同的利害關係。之後的美國在不同時期,都曾計畫向西班牙帝國購買古巴。隨著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區的影響力衰退,美國逐年擴大在古巴的政治經濟主導地位,掌握了古巴的產業命脈,直到紅色浪潮抵達。1959年古巴革命後,兩國關係大幅惡化,但卡斯楚此間曾對美國進行訪問,並還勉強維持搖搖欲墜的外交關係,但美國的強烈疑慮與對新古巴經濟社會主義化的明確反對,使美古的友誼在1961年豬灣事件正式破裂,美國與古巴便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美國對古巴保持長期禁運,美國公司在古巴做生意屬於非法。另外還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史上距離核戰最近的一次。此外在古巴革命期間,美國公司的財產被收歸國有,並引發美國對古巴的長期貿易禁運,制裁多年後,美國決定在古巴人權未獲得顯著改善前,會持續實施下去。而在東歐發生了1989年系列革命,導入了民主化市場化制度的同時,包括聯合國大會在內的數個組織均一致公開呼籲美國停止此一持續數十年對古巴的經濟制裁措施。2014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與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楚共同宣布,兩國關係將開始正常化。談判在早前的幾個月於加拿大梵蒂岡間進行,教宗方濟各也居間協助。新的協議是美國將解除部份旅遊限制,也將減少匯款的限制,並將重新互開大使館,原本的大使館在古巴1961年倒向蘇聯後關閉。2015年,美國把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除名。2015年7月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國與古巴正式恢復外交關係。7月20日零時起,兩國正式恢復邦交,兩國在對方的利益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2016年3月,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訪問古巴。這是繼1928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訪問古巴之後,美國總統又一次訪問古巴。古巴要求美國交還關塔那摩灣基地,但美國無意交還。


拉丁歌曲   應華109  呂昱緹  40585207i

 

拉丁音樂指的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灣的河恩角之間的地區所流行的音樂。拉丁美洲為多民族的組合,音樂也以多種元素融合形成混和型音樂。經國長期發展,以歐洲白人音樂文化為主體,同時大量吸取印地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甚至加上東方的音樂元素,逐漸形成多元、活力動感的拉丁音樂文化。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主導的音樂,節奏為歌曲之靈魂,例如:森巴、倫巴、騷莎、恰恰等。

 


拉丁文化圈  應華109趙德林40585227I

拉丁文化圈的是來自歐洲而分佈至世界各地由白人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地區、文化,此意義下的“歐美”常指科技、流行文化、軍事力量等等的世界先進水準。化圈  又稱為西方文化圈、羅馬文化圈、歐美文化圈等等的稱謂,其地理範圍歐洲大部分地區、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由於自近來被西方殖民時間較長,所以其文化多被歐洲殖民者同化,有時也被看作拉丁文化圈的一部分。拉丁文化圈的主要特徵為:民眾多信奉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拉丁字母使用廣泛,文化上多繼承古羅馬、古希臘文化。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一個主要分支,是耶穌直接傳承下來的。雖然最接近原文的名稱是“公教會”,但是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卻已成了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基督教教派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億,因此“公教會”即“天主教”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資料參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185692.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巴禁運                                                                                              甘文慧     40585228i

 

美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50年,這項企圖藉經濟打擊政治的古巴政策,被視為失敗的政策。1962年初某一天,當購買古巴貨在美國仍然合法的時候,美國總統甘迺迪指示白宮新聞秘書,大量搜購一款古巴雪茄,結果買了1200支。數日後,甘迺迪就宣布對古巴實施大規模貿易禁運,此後50年,古巴人就生活在物資匱乏、社會落後的環境當中。國家有七成人在禁運下生活。美國當年實施禁運,是想施壓推翻親蘇共的卡斯特羅政權,後來甚至秘密支持流亡美國的古巴人,返回古巴策動政變,演變成「豬灣事件」。但在蘇聯支持下,卡斯特羅一直掌控古巴,即使蘇聯瓦解,古巴共產政權仍然屹立不倒。卡斯特羅2008年下台,只不過因為個人健康問題,接班人是他弟弟勞爾,美國實施禁運的目標,可以說是徹底失敗。半世紀過去,冷戰結束,蘇共倒台,美國與宿敵俄羅斯、中國、甚至越南,都一一修好,但唯獨對古巴仍然保持距離。事實上,近年美國陸續放寬禁運限制,批准農產品和醫療物資運往古巴,又局部開放金融往來,加強學術交流等,但始終無宣布全面解除禁運。

 


古巴飛彈危機與古巴禁運        吳佳芸 應華109  40585203I

 

        古巴飛彈危機發生於冷戰時期,又稱加勒比海危機。由於卡斯楚推翻了就有政權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沒收土地和私有財產,許多美國的產業都因此被收回,也因為這樣,美國為了打擊古巴因而與之斷交,並實施貿易禁運。但在不久後,古巴與蘇聯,也就是當時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建交,最後甚至於古巴領土上佈署指向美國的核武飛彈,此舉立刻引發喧然大波,雙方氣氛頓時降至最冰點,也是冷戰時期巔峰。這是世界史上最接近核戰爭的時候,當然雙方最後有和平結束這場紛爭,也建立熱線以利雙方首長直接聯繫,但由此可知一場戰爭的觸發是很容易的,在雙方互相挑戰對方底線的狀況下,每每令世界其他關注的人們捏一把冷汗。

 

到底為何古巴如此重要?  Michael Lui 40585231I

 古巴導彈危機是上世紀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影響力也非常大,但上世紀染紅的國家非常多,為何偏偏是古巴差點引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呢?  我認為這與古巴的地理位置有關。古巴位於美國附近,是當時世界上最貼近美國的共產國家。而身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先天上就與共產主義國家不合,而且當時正值美蘇冷戰,美國非常害怕蘇聯導彈擁有覆蓋北美十三州。為了徹底保護自己,美國與蘇聯便在古巴發生了沖特,差點引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應華109陳禹儒 40585103I

古巴飛彈危機又稱加勒比海飛彈危機,是1962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在高中的歷史課有學到這件事情,那個時候老師提到的,說那是一場可以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點,但武器卻已經升級成核彈,若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發生,或許你我都不會出現在這裡,從這個點看來,那個時候的緊張感跟危險性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大,這也是最著名的古巴與美國的衝突,最著名卻也最危險,我們可以從這個事件中探討有關當時的政治經濟,還有世界走向,一個衝突能讓我們了解很多當時後所發生的很多事情。

  

-----------------------------------------------------------------------------

拉丁舞                    應華109彭于珊 40585107I

拉丁舞是運動舞蹈比賽中的其中一個類別,比賽時男選手著長袖上衣及長褲,顏色款式均無特殊規定,女選手多數為裙裝,布料上可增加水鑽或流蘇,服裝以展現肌肉線條為主要目的。本項目群包括五種舞蹈,幾乎都是起源於拉丁美洲,拉丁舞包括恰恰恰倫巴桑巴(森巴)、鬥牛舞捷舞(在大陸稱牛仔舞)。恰恰(Cha Cha Cha)和倫巴(Rumba)起源於古巴黑人舞蹈,桑巴(Samba)起源於巴西,鬥牛舞(Paso Doble)起源於法國,捷舞(Jive)起源於美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驚爆十三天       應華109 40585220I 楊名霖
《驚爆13天》(英語:Thirteen Days),由羅傑·唐諾生執導的歷史傳記電影,內容描述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從美國的政治領導角度看待整個事件。大部分的場景都在白宮,側重於總統約翰·甘迺迪與其推動入侵古巴作為對蘇聯安裝飛彈的反制的弟弟羅伯特軍事對抗的決策過程。片中並不在冷戰時期超級大國的衝突中著墨,反而是在民事與軍事當局的正確戰略權衡中多所詮釋。電影的結構大部分是由凱文·科斯納飾演的特別助理肯尼·歐唐納的觀點出發。約翰甘迺迪的姪子克里斯多福·勞福德也在片中飾演一名飛機被蘇聯子彈擊中的飛行員。


應華107 陳顗行 40385123I

古巴與美國是高中歷史必讀的,對內容其實已經很熟悉。只是到近來,卡斯楚過世,就聽到很多評論他的功過的分析和新聞。以往,看有關古巴的節目,哪裡像1個跟時代脫軌的地方,但人民生活也算開心,不同職業,但薪水都同樣,因為那是一個共產國家。也是因為這樣,雖然卡斯楚對古巴的醫療和教育上發展上都有所成就,但也使古巴陷於貧窮,讓數個世代的古巴人無法享有自由和機會。直到今日,也有政府醫療資料短缺,無法為人民治病的重大問題。

 

 



90599162X  交换生 金垠旼

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壹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

驚爆13天由邏傑·唐諾生執導的歷史傳記電影,內容是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從美國的政治領導角度看待整個事件。

 

 

 

 

拉丁飲食文化    黃媤嬣 40585216I

這堂課介紹拉丁美洲,從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切入,而我則是想以飲食這方面,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進行探討,相信會是很有趣的方向。

 

以墨西哥為例,曾是中美洲世界古文明的發源地,印地安人種植的玉米以及後來歐洲移民引進的小麥、稻米、高粱等均成為今天墨西哥盛產的農作物,在經濟作物方面也有可可、咖啡與棉花,牲畜方面則有豬、牛、羊以及雞等。此外,當地產的辣椒種類多元,而且沙漠仙人掌製成的龍舌蘭酒也相當出名。今天墨西哥百姓的主食是玉米製成相關食品,例如玉米袋餅,還有少部分稻米以及豆類(後兩者由歐洲殖民國家傳入),並搭配辣椒、生菜、番茄、洋蔥等。此外,今天墨西哥的畜牧業已經相當發達,肉類市場供應牛肉、羊肉和豬肉,還有牲畜的相關乳製品例如起司。

 

墨西哥菜餚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味道酸辣、顏色鮮豔,醬汁獨特,因為墨西哥人喜歡玉米製成的玉米餅搭配番茄、生菜、酪梨醬、以及炸過的肉或魚一起食用。有時候也將所有食材放進玉米製成的玉米袋餅,成為著名墨西哥餐點。

 

墨西哥處理肉類的方式有燒烤,有時候也將肉類與豆類一起燉煮食用。除了日常生活的主食,墨西哥的農作物也可製成種類繁多的副食品。主食玉米除了可當主食,也可製成玉米脆餅充當各種宴飲場合的前菜,如果再搭配番茄或者辣椒製成的醬汁,味道十分可口。墨西哥境內有不少沙漠地區,沙漠盛產仙人掌,仙人掌又可提煉製作而成的龍舌蘭酒,味道香淳,也可搭配不同酒類製成雞尾酒

 

與墨西哥僅隔著墨西哥灣的加勒比海國家也有特殊飲食文化,該地區是哥倫布到達美洲最早地點,之後歐洲殖民國家從西非運送黑奴到此種植蔗糖、可可、棉花與煙草等經濟作物,再將經濟作物的成品銷往歐洲或者其他地區轉取利潤。

 

受到歐洲殖民時期的影響,加勒比海酒類製作歷史也相當悠久。加勒比海的天然地理環境優越,位居北美洲、中美洲與南美洲的交界處,再加上頗富特色的殖民文化,當地成為旅遊勝地,飲食文化也不斷推陳出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的緬甸街   應華107 楊小津 40385222i

緬甸街就是華新街,之所以叫緬甸街是因為招牌大多都是緬文的,還有道地緬甸風味:咖哩雞、香辣河粉、雞絲拌麵等,在此見到的小吃,是用雲南和緬甸的烹調方式製的。除了價格便宜,還可以找到品種齊全的調味品,喜歡緬甸風味就不要錯過啦!如果會說雲南話也可以試試運氣,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和你交流!聽說緬甸僑民很多都會說雲南話,因為他們的祖先來自雲南,因為某種原因才去緬甸定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巴 應華109 黃于芮 40585205I

 

   在經過長時間的冷戰,美國終於和古巴恢復關係,我覺得這是相當值得注意的一個事件,因為古巴原本是屬於蘇聯陣營,和美國為對立關係,但是蘇聯早就解體了,而古巴和美國的關係卻一直僵持不下,實在是讓人感到扼腕。但是古巴也因此保留了很多文化遺產,也是另一項意外的收穫,像是古巴人開的車子,因為美國對古巴實施禁運,所以這幾十年來古巴人都沒有換車子,至今這些車子雖然對古巴人來說就是一般的車子,在觀光客眼中卻是珍貴的骨董車,還有古巴的舞蹈、音樂都相當值得外國觀光客到當地體驗,因此最近到古巴旅遊成為新潮流,讓我也想體驗看看了呢!

 

-------------------------------------------------------------------------------------------------------------------------------------------------------------------------------------------------

古巴與美國關係  應華109 陳思羽 40585108I

古巴和美國關係的冷凍從1959年的古巴革命後就開始惡化,即便卡斯楚曾在過程中訪問美國,但由於美國對古巴的經濟社會主義化立場有所存疑,使得在1961年豬灣事件後,兩國的外交關係中斷。在2014年開始,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展開與古巴的外交恢復正常化,在2016年時成爲古巴與美國終止正式外交後,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這也成爲古巴美國的一大關係突破,兩國也恢復正常經濟往來,可以預期古巴的經濟將有大幅度變化,然而古巴社會與人民福祉等會有怎麼樣的變動,則仍有待長時間的觀察。

-----------------------------------------------------------------------------------------------------------------------------------------------------------------------------------

古巴與美國的關係 40585201i林芷宇

古巴-美國關係,指古巴與美國兩國間的雙邊關係,簡稱古美或美古關係。在兩國彼此的獨立運動之前,雙方曾有過共同的利害關係。之後的美國在不同時期,都曾計畫向西班牙帝國購買古巴。隨著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區的影響力衰退,美國逐年擴大在古巴的政治與經濟主導地位,掌握了古巴的產業命脈,直到紅色浪潮抵達。

1959年古巴革命後,兩國關係大幅惡化,但卡斯楚此間曾對美國進行訪問,並還勉強維持搖搖欲墜的外交關係,但美國的強烈疑慮與對新古巴經濟社會主義化的明確反對,使美古的友誼在1961年豬灣事件正式破裂,美國與古巴便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此外在古巴革命期間,美國公司的財產被收歸國有,並引發美國對古巴的長期貿易禁運,制裁多年後,美國決定在古巴人權未獲得顯著改善前,會持續實施下去[1]。而在東歐發生了1989年系列革命,導入了民主化與市場化制度的同時,包括聯合國大會在內的數個組織均一致公開呼籲美國停止此一持續數十年對古巴的經濟制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丁文化 應華系109于子萱 40585204I

拉丁文化圈,又稱為西方文化圈、天主教文化圈、羅馬文化圈、歐美文化圈等,其地理範圍主要包括歐洲大部分地區、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由於自近代以來被西方殖民時間較長,其文化多被歐洲殖民者所同化,有時也被看作拉丁文化圈的一部分。 拉丁文化圈的主要特徵為:民眾多信奉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 拉丁字母使用廣泛,文化上多繼承古羅馬、古希臘文化。拉丁文化圈常用來指代源自歐洲而分佈至世界各地由白人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地區、文化,此意義下的“歐美”常指科技、流行文化、軍事力量等等的世界先進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85206i 應華109 張莘培

哈瓦那

哈瓦那(西班牙語:La Habana,英語:Havana,舊稱San Cristóbal de La Habana)為古巴的首都,主要城市以及商業中心。城市人口有240萬人。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國家里最大的城市。城市分別向西和向南延伸,內有三個港口:ReglaGuanabacoaAtarés。阿爾門達雷斯河從南到北貫穿整個城市,注入佛羅里達海峽。它位於古巴的西北部海岸,被哈瓦那省包圍,距離佛羅里達州的基韋斯特南部僅90多海里(144 km)。需要注意的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並不屬於前哈瓦那省,而是單獨成為古巴15個省份之一,名稱就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哈瓦那市下分為15個(縣)區(municipio)。在古巴及大部分拉美國家,municipio是基層地方政府。此外,哈瓦那(La Habana)一詞在當地人的口中一般特指該城於西班牙殖民時期所建的部分,即哈瓦那舊城(La Habana Vieja)以及後來建造的中哈瓦那(Centro Habana)。

西班牙腓力二世國王於1592年授予哈瓦那城市的封號,並於1634年由皇家頒布其"通往新世界的鑰匙和西印度群島的堡壘"封號以正式確認該市的重要地位。這個封號銘刻在哈瓦那的盾章上。西班牙人開始修建防禦工事,在1553年政府所在地從島上最東面的聖地牙哥遷到了哈瓦那,從而使哈瓦那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首都(de facto capital)。修建港口防禦工事的重要性最早是由於當時英國、法國以及荷蘭的海盜在16世紀襲擊該城市。而在1898年,美國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港口沉船事件是美西戰爭的導火索。現在,哈瓦那是古巴政府所在地,許多政體機構以及商業總部也都設在那裡。

歷史

哈瓦那在1607年成為當時屬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的首都,是西班牙在新世界殖民地里的重要港口。1762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奪取哈瓦那,實行港口自由貿易,引進大量非洲奴隸。戰後,英國和西班牙對換古巴與佛羅里達。哈瓦那又歸西班牙管制。

 


美國與古巴         40585209I 張為貞 應華109

在近年,美國與古巴在斷交超過半世紀之後,雙方開始推動關係全面正常化,恢復邦交並互設大使館,加強旅遊與經貿往來,兩國高層官員也將互訪,華府將透過國會修法解除對古巴的禁運。菲德爾.卡斯楚1959年領導革命成功,建立共產主義政權,與美國關係逐漸惡化,雙方在1961年1月斷交,甘迺迪政府並對古巴實施嚴格的禁運,反對卡斯楚的古巴人則大舉從海路出逃,後來大部分定居在佛羅里達州等地。同年美國也試圖入侵古巴,意圖推翻卡斯楚政權,卻一敗塗地。冷戰時期,古巴接受蘇聯的軍事援助,還大力「輸出革命」,支持拉丁美洲、非洲的左派游擊隊與左派政權,成為華府的心腹大患。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更是幾乎將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古巴也被迫經濟改革,對美方的態度有稍稍放鬆,不過兩國還是到近幾年才關係正常化。

古巴不同於以往我們對於中南美洲的印象,其重要產業是旅遊、雪茄、蘭姆酒與蔗糖,並以音樂(爵士樂)、體育(棒球、排球)著稱於世,而且教育和醫療水平都相當高。若與美國關係和緩,有望帶來大量觀光財。不過這也是就歐巴馬時期來看,現在川普順利當選總統,它的經濟政策將美國帶向一個封閉的經濟體,那對於古巴的態度或許也會有所改變。

 

古巴導彈危機 40585131I 李昶誠 應華109

 

在僑居地唸書的時候,我個人的選修就是唸歷史的,所以有關冷戰時代的各項事件算是略知一二。就我所知,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1962年,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飛彈射程及至美國本國安全範圍。此事件令雙方的關係極為緊張,而由於核武擴充的影響,雙方一度幾近引爆核戰危機,令世界差點陷入無盡的戰火中。但最終,蘇聯妥協,並把飛彈發射台拆除,才令世界脫離戰火的威脅。

 

 

--------------------------------------------------------------------------------

切格瓦拉 與卡斯楚     企管109 40557012o     楊雅淇

格瓦拉,一個阿根廷上流社會醫生的兒子,唸的是醫科,卻帶著患有氣喘的身體跑到第三世界的窮山惡水去打游擊,被存在主義大師沙特讚譽他是「當代最偉大的英雄」

他在瓜地馬拉目睹年輕的左翼總統阿本斯領導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卻被CIA策動的政變推翻,左翼人士遭到殘酷鎮壓(近萬人遭到被捕或殺害)。從此,他堅定相信共產主義是解決拉美苦難的唯一途徑。

按下來他到墨西哥避難,風雲際會遇見了卡斯楚。由於CIA當初錯估情勢,讓格瓦拉和卡斯楚意外順利的推翻了獨裁者巴蒂斯塔,成立古巴紅色政權。對卡斯楚來說,革命之旅已經到站。但格瓦拉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他信仰的是托洛斯基的「不斷革命論」:不到全世界都變成社會主義天堂,絕不罷休。

1965年,格瓦拉跑到非洲剛果打游擊,人生地不熟,苦戰4個月之後被徹底擊潰,格瓦拉逃出。

196611月他捲土重來,帶著一支由知職分子組成的游擊隊,化裝成烏拉圭商人潛入維利維亞。但在約10月後的1967108日,兵敗被俘,翌日被殺(得年39)歷史總是充滿弔詭和反碸。巴連多斯原本希望以公布格瓦拉的死訊和照片來瓦解游擊隊與「共產國際」的美好想像與士氣。然而,透過類似「殉道寫真」照片的流傳以及西方媒體繪影繪聲的報導,格瓦拉的事蹟開始廣泛為人所知,結果在西方掀起了一場造神運動:格瓦拉被他矢志打倒的資本主義世界塑造成「神」。

 


卡斯楚   40485901I 蘇珮瑜

古巴強人卡斯楚前晚過世,享壽90歲。掌權49年的他,名字就代表古巴。他終身反美帝、奉行社會主義,躲過638次暗殺;他的反美親俄政策在冷戰期間引發「古巴飛彈危機」,讓人類體驗最接近核戰的恐懼。他執政毀譽參半,致力教育與醫療普及但也以高壓統治打壓異己。

卡斯楚於1926年出生,家境富裕。1952年,親美的巴提斯塔將軍發動政變奪權,卡斯楚和弟弟勞爾成立地下組織,隔年對巴提斯塔軍營發動攻擊,兄弟都被捕,他被審判時,說出古巴無論童叟皆能背誦的名句:「審判我沒關係,歷史終將判我無罪。」

卡斯楚在2年後出獄前往墨西哥,結識來自阿根廷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共組游擊軍推翻親美政府。1956年,他與切、勞爾等人回國,接下來2年屢敗政府軍。1959年巴提斯塔出逃,卡斯楚進駐哈瓦那掌權,直到2006年因病暫將政權交給勞爾,2008年才正式退位。

卡斯楚堅持反美,1961年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發動豬玀灣軍事行動,派出由中情局(CIA)訓練的古巴流亡份子入侵,遭卡斯楚弭平,成為他抗美重大勝利。隔年他同意蘇聯部署飛彈,美視為嚴重挑釁,美俄核武衝突一觸即發,是為「古巴飛彈危機」,後蘇聯同意撤飛彈,換取美承諾不入侵古巴、撤離於土耳其等地飛彈,危機才解除。

卡斯楚2008年交出政權給弟弟勞爾,勞爾近年為救經濟,積極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於2015年恢復邦交,此發展與他一生堅守的反美路線相左,他的殞落,也象徵古巴強人時代結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唁電,稱其為是古巴共產黨和古巴社會主義事業的締造者,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讚揚卡斯楚「在美國制裁最嚴峻時刻,面臨巨大壓力下仍堅守立場,鞏固國家」。蘇聯過去為古巴堅強盟友,不吝給予經濟援助。

 


切格瓦拉     40320121L  王俊顏  

 

“流浪漢腳步的芳香,在我的身上久久飄蕩”。1954年,這是切格瓦拉流浪後,在薩爾瓦多寫下的詩句。卡洛斯的《十二位名人傳》中稱切格瓦拉:波希米亞流浪漢,他言行詼諧,具有阿根廷人好挑逗的幽默感。他光者上身來回走動,好像在自我陶醉,他喜歡抽菸斗,也愛喝馬黛茶,不斷在詩歌和馬克思主義之間進行選擇“長久以來,我都在摒除身上的這種傾向。我指的並非是那種不常有的軟弱氣質,而是另一種波希米亞性格。對鄰人漠不關心,認為靠著個人的力是就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切給母親的信,在墨西哥城,1956年7月。從自己的流浪,到油然而生的關懷。

關懷的基礎,是要有深度的認識,然後才可以體會民族的真正靈魂。

要瞭解一個民族,不能只憑藉參觀天主教堂、當地的神廟、博物館甚至是什麼聖母顯靈地,這些只是最表象的東西。在醫院裏的病人、監獄裏的犯人或是憂心忡忡的路人身上,才會體現一個民族真正靈魂。你應該去跟他們交朋友。也就是切格瓦拉的這些信念轉化成行動--革命。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